唐段成式《酉阳杂组》前集《境异》曰:“龟兹国,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圈。观胜负,以占一年羊马减耗繁息也。婆罗遮,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段氏此书成于公元九世纪中期(-860),“婆罗遮”即苏幕遮,并服狗头猴面,类似面具魃头,此“透索”既非跳绳游戏,亦非双陆博戏,而是佛教“行像”衍生出的民间驱魔表演。同书又云:“焉耆国……二月八日,婆摩遮三日野祀。四月十五日游林。五月五日弥勒下生。七月七日祀先祖。九月九日床撤……十月十四日作乐至岁穷。”婆摩遮,即苏摩遮,是当地民间搬演苏幕遮的俗称。由此可见苏幕遮作为民间踏歌踏舞的主要演形式,已在敦煌世俗化。苏幕遮从康国、龟兹、于阗、高昌、焉耆、敦煌而人内地的过程中,因与佛诞、中元、寒食、春祈秋报等佛教与民间禳祭活动相融合,演出时节、装扮形式也各异。另外,《敦煌歌辞总编》[苏莫遮]《聪明儿》中那个“善能歌、打难令”,“弓马学来阵上骋”,“摆金铃,摇玉佩,处处皆通娴”的聪明儿,即是苏幕遮在民间衍生出的戏弄人物。由此看来,泼寒胡戏原本包含的戏弄成分并未消失,不仅由“在夷俗则禳除疾病”向“在华戏且为祈丰、献忠与上寿”递变,而且“在本土已由民俗演化为戏,入我国后,复完全适应行乐之需,乃配合乐舞、演出情节,人马杂沓、彩绣缤纷,更充分戏剧化矣”。特别是经由龟兹佛教化和敦煌世俗化两次大的面目变化,将面具表演与角色装扮相结合、刻画人物与戏弄故事相结合,其歌舞队戏的最初形式,不断衍人仪式表演、角色装扮人物、俳优戏弄故事,逐步深化了戏剧搬演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