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年一样,一年一度的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简称“艺考”)又如火如荼地席卷全国。无论是家长们各显神通到处求神拜佛,还是各种艺术类突击集训补习班借机大行其道,抑或某些号称有特殊关系的人趁势招摇撞骗,都昭示着艺考在许多人眼里已经成为快速成名成家的不二法门。
有人认为与常规高考相比,艺考的要求相对较低,通过艺考能上名牌大学;也有人认为,进入艺术院校,就等于一条腿迈入了未来的画家、音乐家、演员、明星的行列。艺考是否有此神效?为此,记者采访了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家长不能赶鸭子上架
“艺考热高烧不退,这个症结不在学生本人,而在家长。家长看到的大多是成功之后的光环,所以千方百计把孩子往艺术圈里塞。我一直认为,搞艺术是需要天分的,而且天分占的比例非常大。不是说喜欢就可以从事这个职业,不是说我花钱,把孩子送入电影学院、戏剧学院、音乐学院,他明天就一定能够成为大腕。参加艺术考试,首先要看孩子有没有这个天分,其次要看孩子是否热爱这个行业。”全国人大代表、海政文工团副团长吕继宏表示。
“有的孩子,一点天分没有,被硬塞进合唱团。等到孩子真懂事了,他会恨家长的。早知道把时间放在学习别的专业上,也许早成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了。如果他确实不是这块料,你硬往这儿塞,耽误他的青春,耽误他的时间,最后造成孩子极度不愉快,即使进了圈子,也有很强的失落感。”吕继宏当上海政文工团副团长后也分管招收学员工作,经常有家长把孩子带到他面前,请求“掌眼”。“每年来报考的学生大把大把的,有的人专业课学了四五年,却还是业余水平。我跟很多家长都说过,他们的孩子不适合干这行,别浪费时间了。有些家长听进了意见,有的家长却扭头就走,他始终认为他的孩子会成为大艺术家。”吕继宏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也表示,艺考一方面给喜爱艺术、具有艺术特长和天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近年来考生的艺术水准越来越高,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好;另一方面,艺考也成为某些孩子的噩梦,这些孩子从小就被强求学习音乐、舞蹈、画画,家长一厢情愿的情况比较多。徐沛东呼吁,艺考的功能应该是给热爱艺术的孩子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平台,而那些志趣不在艺术的孩子,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宜强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艺考热并不能代表社会对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真正重视,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学美术,是因为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弱一点,而艺术类考试录取分数偏低,就能走捷径。“中国人把高考看得很重,这是正常的。美术普及教育和专业性的美术院校的招生不应该相提并论,而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应该加强。我一直呼吁,在中小学要真正重视开设美术课、书法课。中小学的美术成绩无关升学,不计入高、中考分数,所以中小学的美术课不受重视。”
吴为山表示,现在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去学美术,而孩子自己并不喜欢美术。“当年是家长限制我们学美术,他们要求我们先把数理化学好,美术都是我们自己偷着学的。我们学美术,是真正喜欢这个行业。艺术家不是逼出来的,艺术是涌动出来的。”吴为山说,中学的基础教育非常有必要,文史哲没有打下很好基础的话,把艺考当成救命稻草是不可取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而美术院校的容量有限,院校扩招后,师资和设备都愈发紧张,建议考生先明晰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再做选择。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则对艺考热有不同的看法。“艺考人数多,这是个很特殊的现象。美术高考原来并不是很热,扩招以后才逐渐热起来。”靳尚谊认为,艺考热集中在影视方面,因为演员容易出名。“美术类高考热,跟中国的人口多有关系。扩招后,招生数量多了,考生就多了,考生一多,就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靳尚谊说,艺考本身无可指摘。
艺考应重视综合素质考核
作为美术教育界的“老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看到美术高考生源滚滚、久盛不衰,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整个社会越来越注重孩子艺术素质的培养。中国社会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艺术人才,比如城市建设、室内装饰、设计等方面。应该说,美术教育为中国社会的整个审美水平提高和艺术生活空间的营造提供了具体的支持,但随着艺考人数的增加,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在美术院校找不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选准学生。现在的美术高考题目非常难,考生却总能技高一筹。”#p#分页标题#e#
范迪安感慨地说,现在的艺考情况是“考生很主动,美院很被动”,美院想不出能把学生“考倒”的“招”。其一是因为这些考试都是课程考试,面试占的比例很小;其二是因为在社会发达的“考试产业”支撑下,考生已经掌握了应付各种考试的技巧。比如,以前的美术高考,考官会出题让考生调个高级灰的颜料,判断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现在的考试,现成的高级灰颜料就在那里——几乎考无可考。范迪安呼吁,艺考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能一味为考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