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与夏布罗尔二访希区柯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1954年,《电影手册》上支持和捍卫希区柯克的新影评人正处于争论的水深火热之中。《电影手册》发表的一系列分析、支持希区柯克的文章,在法国引发了连锁反应。除了他们,几乎没有人认可希区柯克是一位大师。所以在这时,他们格外希望通过这次采访,揭开这个神秘导演的面纱,让他用自己的话去印证《电影手册》的判断。
在电话里经过短暂磋商,希区柯克终于同意给夏布罗尔延长一点采访时间。夏布罗尔是跑步回的乔治五世酒店,再次坐在希区柯克面前。这一次是专访,没有任何干扰。夏布罗尔掏出小本子,他发现,小本子上准备的许多问题都是没用的。但他顾不得那么多,无论如何也要问:“我们发现您的作品中隐藏着寻找上帝的主题,您怎么认为? ”这实在不是一个聪明的问题,但足以表现出夏布罗尔和特吕弗对希区柯克的痴迷。夏布罗尔英语很差,由于激动,他把“God”不小心说成了“Good”。希区柯克还是觉得这个《电影手册》的记者有点奇怪,但始终保持着友善:“是的,search of good。”夏布罗尔马上更正:“不对,是search of God!”我们无法看到当时希区柯克脸上的表情了,我们只知道,他露出了惊诧的表情和令人惊讶的笑声:“上帝?!嗯,可能吧,但那不是有意识的(unconscious)。”夏布罗尔继续说:“我认为您就是魔鬼。”结果,他再次出错,把魔鬼“devil”说成了邪恶“evil”。希区柯克颇有耐心地纠正夏布罗尔的发音错误:“我确实无法逃避忏悔和悔恨,但我没有察觉到您说的这一点。”夏布罗尔失望极了。希区柯克立即读出了他脸上这种失望,补充说:“我喜欢幻想,我总能看到一些大于生活(bigger than life)的东西。” 赫尔曼•威恩伯格是最早在《电影手册》上批评希区柯克的人。他在1951年11月第六期《电影手册》上,公开贬低和批评希区柯克的《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他说希区柯克“是一线导演中比其他人堕落得更快的”一个,“令人失望地用他技术上的力量在我们的腹部痛打一拳,我无法再忍受了,我已无话可说”。威恩伯格的观点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首要的是,他对希区柯克的贬低和批评,代表一批影评人对希区柯克的基本看法。尤其是当时整个美国影评界对希区柯克的蔑视、小视和无视。在1950年代,英国人和美国人批评起希区柯克来,要比法国人更为尖刻。另一方面,作为经历过默片时代的影迷,威恩伯格个人的怀旧色彩和保守观念,代表着老一代影评人在电影观念上的保守。这种保守,无法让他们承认技术创新、商业成功,却在电影中不表达任何个人之形而上判断的新导演。我们说,希区柯克在1950年代的电影几乎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作品,导演的意见始终隐藏在神秘的故事背后(《火车怪客》、《夺魂索》、《眩晕》、《后窗》、《群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