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达尔是敏锐而聪明的。他不但巧妙回应了《法国银幕》时期希区柯克争论中的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更把对希区柯克的分析纳入到巴赞理论中,把对希区柯克电影形式的讨论,与他采用的复杂题材结合起来。这些推理、悬疑、犯罪、侦破和社会故事中,希区柯克始终在让观众跟随主人公去寻找答案,寻找他的命运。
但是,仅凭戈达尔一篇文章是无法为希区柯克“平反”的。希区柯克的创作不像罗贝尔•布莱松或塔尔科夫斯基那样“精纯”,他的“多”、“快”、“杂”,总会给批评者留下各种讹诈的筹码。1953年7月,《电影手册》发表了英国影评人、英国著名电影杂志《视与听》(Sight and Sound)主编加文•朗波特(Gavin Lambert)的文章。这位来自希区柯克故乡影片分析及电影评论范文人,不但不像戈达尔那样支持希区柯克,反而用比赫尔曼•威恩伯格更苛刻、严厉的口吻对其进行攻击。他认为希区柯克是“有才而渺小的”,他的电影既缺乏“有价值的意义”,又缺乏“真实的人性”,“他的才华必然短暂,他在美国拍摄的娱乐片比照早期电影没有丝毫进步。他在空洞之中寻找自己的道路,一种很难摆脱的空洞,这种命运是悲哀的。”
在接下来的你来我往的希区柯克争论中,几乎所有的英美影评人和绝大多数法国影评人都反对承认希区柯克的价值,而且,作为新派影评人的“精神之父”安德烈•巴赞,也对希区柯克三缄其口。在这种环境下,“希派”青年影评人必须理性地分析他们热爱的希区柯克作品,而不是头脑发热写一篇漂亮的文章。在亚历山大•阿斯楚克的支持下,《电影手册》杂志决定推出一期“希区柯克特刊”,把关于希区柯克的争论彻底放大,全面评价他的电影,分析他的作品,印证“希派”青年影评人的判断。这期特刊的重头戏,就是夏布罗尔和特吕弗的希区柯克专访。但当夏布罗尔带着采访笔记回到编辑部时,这期担负着重要使命的特刊几乎失败了一半,因为访谈内容比较单薄,难以满足特刊的需要。当时,夏布罗尔和特吕弗还是缺乏写作经验和批评经验的年轻人,摆在他们面前的艰巨任务是:通过这篇漏洞百出的访谈,向世人证明希区柯克的伟大。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影手册》决定出这期《希区柯克特刊》(1954年10月)也是经一番苦辩的,做出这个决定也用心良苦。“希派”青年能否在影评界立足,就看这期特刊了。希区柯克的访谈是这期特刊的重中之重,所有文章都要围绕这篇访谈来做文章。但我们知道,这场最关键的访谈失败了,夏布罗尔和特吕弗必须从这篇“失败的访谈”出发,写出让人心服口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