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湾电影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岛内各类媒体迅速增加,电影业却持续萎缩。从1986年到1999年,岛内报纸种类从31种增加到367种;通讯社增加了4.5倍,但电影却在不断减产。1987年,台湾电影从黄金时期平均年产120部左右锐减至85部。
80年代末期,台湾新电影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下,随着几部影片在票房与评论上的失利,而正式宣告进入衰落期。但台湾新电影对此后台湾影坛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新电影运动的低潮期而戛然而止。
一方面,由于台湾电影持续在世界各大国际影展勇夺重要奖项,不仅快速积累了导演的国际声望,更强力展现了台湾的电影实力与国际名声。因此,不仅电影工作者以参与国际影展为个人实力的肯定,也间接影响了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协助从业者拍摄具有获得国际影展肯定的影片,这一路线对台湾电影以后10年的发展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由于电影工作者相继以台湾新电影为创作典范,但一再重复的故事题材与手法却让台湾电影观众逐渐失去观赏的兴趣,被指责为台湾影片不再受到观众垂青的重要因素。台湾新电影之后的电影工作者因而出现了急欲摆脱新电影一贯的美学形式与主题关注,尝试不同的美学形式,并将主题摆放在当代台湾社会与生活的关注上,企图脱离新电影的影响。
不过90年代其间还是有了一点亮色,就是1993年出现的一批台湾新锐导演,被称为“第二浪潮”。李安、余为彦、何平、陈国富、林正盛等名字,对我们而言已是耳熟能详的了。《黑暗之光》、《魔发阿妈》、《征婚启事》等风格迥异的新电影也让众人眼前一亮,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了更多的世界性倾向。而李安的《推手》,《饮食男女》、《喜宴》等作品都涉及了现代文明下的传统文化,他的“新都市电影”不仅得到了影评家的肯定,也适应了观众需要。
1992年蔡明亮以导演自己的处女作亮相,从一个更为寓言和尖锐的视角开掘着台湾都市一代的困境。他的电影视角有着很深的舞台剧的观念,隐喻性和寓言性深刻地写在其作品呈现的各个层面。而他作品的戏剧性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来源于“现代主义”小剧场封闭空间的张力系统。这位曾以《爱情万岁》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的新锐导演,现在已是台湾表现另类题材最著名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