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13日,《法国银幕》第二百四十五期上发表了罗热•伯希诺(Roger Boussinot)的文章,以“这些人随时准备在政治上放弃民族独立,在过去和现在放弃我们的自豪,而致力于将可口可乐、美国电影和原子弹引到我们的土地上”的名义,拒绝这些影评人继续发表文章。
尽管乔治•萨杜尔没有在希区柯克的问题上直接回应巴赞,但此后数年里,他没有跟巴赞说过一句话,两个人开始了迷影史上的“冷战”。至于引发这场“冷战”的希区柯克,要等到1951年巴赞、阿斯楚克等人创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杂志《电影手册》后,才在特吕弗们的笔下获得了应有的电影史地位。1954年7月的一个早晨,二十四岁的《电影手册》编辑夏布罗尔接到同事特吕弗的一个电话。在电话里,特吕弗的声音有点颤抖,“希区柯克来了!他要在乔治五世酒店(H.tel Georges V)举行记者招待会!”代表《电影手册》请命采访的是夏布罗尔和特吕弗,两个人激动得不行了,这是《电影手册》1951年4月创刊以来让他们最兴奋的事。
当时,这是两个没有多少采访经验、英语水平马马虎虎的记者。他们在激动的狂乱中准备了录音设备、笔记本和折磨他们彻夜难眠的问题,兴冲冲地出发了。这是一场由于过度激动而显得无从插嘴、手足无措甚至胡言乱语的采访。夏布罗尔在事后回忆,他高兴得只顾得上看希区柯克那深邃的眼神,陶醉于希区柯克无穷的即兴幽默中。采访快结束了,他们准备的问题还没来得及问。最后,夏布罗尔终于鼓起勇气,用蹩脚的英文问道:“您相信魔鬼吗?”希区柯克一愣,转过头,他看到了两个眼里冒着光的法国青年。
“希区柯克争论”没有因巴赞等人离开《法国银幕》而告终,也没有因《法国银幕》的停刊而烟消云散,这场戏在法国迷影文化的舞台上才刚刚开始。“希区柯克争论”不但让巴赞离开了《法国银幕》,更间接促成《电影手册》的诞生。《法国银幕》因“希区柯克争论”驱逐了巴赞等评论家,才让他们才下决心创建了自己的杂志。换句话说,对希区柯克的热爱与捍卫(对于巴赞来说,这就是对电影本体美学的捍卫),在当时复杂的文化背景中催生了新的“电影迷恋”(回应着苏珊•桑塔格的判断),这种“迷影情结”毅然摆脱了政治倾向(左派思想)和民族主义(反好莱坞),促成了新的电影批评,在《电影手册》杂志诞生的新型“迷影政治”(politique cin philique)。这种新的“迷影政治”把迷影情结的主要表达方式,从以“看电影”为主要内容(以电影馆时期为代表)演进到以“评电影”为主要内容(以《电影手册》时期为代表),并最后过渡到以“导电影”为主要内容(以新浪潮时期为代表)。没有“希区柯克争论”,就不会有《电影手册》。没有《电影手册》,就不会有“新浪潮”。这场电影观念的分歧先诞生了“摄影机笔论”,让影评人阵营内部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裂变,更通过“新浪潮运动”,让电影迷恋直接创造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