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内涵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思想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内涵,而这种人文性内涵又是因“五四”以来国人“眼上鳞片的掉落”与“人的发现”所赋予的。具体说来,人文性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反对封建性别压迫,提倡男女平等;二、反对传统职业歧视,尊重戏剧家的社会地位;三、重视戏剧教育在人格陶铸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戏剧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弊之一,就是两性权力之间的不平等,“夫为妻纲”“男尊女卑”正是这种不平等在纲常教条上的体现。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早期阶段(文明戏),少有女子承演旦角,旦角皆由男子反串,一些著名人士如周恩来、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均为一时著名的戏剧旦角。这种情况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成立的北京人艺剧专中得到了反正,北京人艺剧专不但树男女兼招同授之正气,而且启男女同台合演之良风,极大地推动了妇女职业化及女性解放运动。正如徐啸天所说那样:“毋宁光明正大,提倡男女合演,切实教授新剧学术,共负社会教育之天职。”其次,与封建传统职业观视戏剧表演艺术家为“戏子、王八、吹鼓手”不同,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思想中戏剧艺术家的地位得到了大力提升,这点正如陈独秀所说的那样:“戏院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戏剧艺术家的地位被上升到了社会教育家的高度。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戏剧之于健全人格之陶养的功效受到了重视,这点尤其体现在熊佛西、陈大悲等人的戏剧教育思想中,“全才”、“通才”之于“健全人格”之培养功效,正在于通过戏剧这种综合性极强的表演艺术,使人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