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真正注意到戏曲的独特的“剧场”功能的应推柳亚子、陈去病与陈独秀。1904年,陈去病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戏曲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柳亚子在发刊词上对戏曲寄以厚望:“今以《霓裳羽衣》之曲,演玉树铜驼之史,凡扬州十日之屠,嘉定万家之惨,以及虏酋丑类之韬淫,烈士遗民之忠尽,皆绘声写影,倾筐倒箧而出之,华夷之辨既明,报复之谋斯起,其影响捷矣。”柳亚子注意到戏曲的某种“特质”性的东西,即其内容的写实优势与剧场表演的“绘声绘影”特点,“剧场”的优势被发现。柳亚子进一步指出戏曲与“热心之士”所依仗的“讽诏世俗”的“高文典册”具有不同功效,这一功效,即为“剧场”“绘声绘影”的“具象”效应。陈去病(佩忍)在同期发表的《论戏曲之有益》则号召青年入籍“梨园菊部”,以宣传民族主义,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殚精竭虑作《革命军》、《驳康书》等千万倍。陈去病看到了剧场表演者的角色诠释功能,认为由热血青年“亲演悲欢”,则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使其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即能“快捷”地“普及社会”。同时陈去病还看到了戏曲对人心“潜移默化”的“营造”功能:“其词俚俗,其情真,其晓譬而讽喻焉,亦滑稽流走,丽无有所凝滞,举凡士庶工商,下逮妇孺不识字之众,苟窥乎其情状,接触乎其笑啼哀乐,离合悲欢,则鲜不情为之动,心为之移,悠然油然以发其感慨悲愤之思,而不自知。”柳亚子注意到戏曲“绘声写影”的“剧场”“呈现”形式,陈去病则看到戏曲表演者“慷慨激昂”与“亲演悲欢”所产生的情绪感染力,二人都认为戏曲“营造人心”由此而更“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