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曲》所作时间,正是易顺鼎在北京居住、“踌躇满志”拥护帝制之时。《天桥曲》序中提到当时的天桥“落子馆”分男女(系指演员,非指观众),且“园馆”简陋,以“席棚为之”,即使这样,仍“游人如蚁”。他赞赏“落子馆”“稍洁”,较其戏园杂耍而“游人较少”,应是“窭人”较少光顾之地。他对“落子馆”感兴趣是因为馆中有“楚楚动人”的鼓书女艺人“冯凤喜”。当时的“落子馆”兼茶馆,茶资仅“两枚”,十分便宜,可以一边听落子,一边喝茶。
《天桥曲》序称男演员唱大鼓馆为“落子馆”,女演员唱大鼓的馆为“女落子馆”,说明当时有两种唱大鼓的茶馆,而“女落子馆”即“坤书馆”。自此以后,由于“女落子馆”逐渐走向繁荣兴盛,男“落子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故“落子馆”后来就系专指鼓书女艺人说唱的茶馆而言,即便在“坤书馆”这一名称出现后,人们仍将“落子馆”这一前期的俗称保留。而“落子”一词,则成为鼓书女艺人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