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坤书馆之所以被称为“棒子馆儿”,是因为清末唱落子的鼓书女艺人多来自东北和华北地区,而华北之山东、河北移民关外者,被东北人称为“棒子”,以其闯关东带着包袱也提着一根棒子(一为挑运行李,一为防卫自身)有关。此外,“落子馆”、“坤书馆”内鼓书女艺人所使用的带有东北、华北地方特色的鼓曲板腔种类亦可反证这一史实。
至民国初年,以往天桥的“落子棚”已经明确地称之为“落子馆”,但仍留有以往“席棚”的遗风,演唱活动仍然在“席棚”中进行,不过,这时的鼓姬艺人则十分引人注目了。
民国3年(1914),湖南龙阳(今汉寿)人易顺鼎曾多次来天桥游玩,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天桥曲》。其序云:天桥数十弓地,而男戏园二、女戏园三、落子馆又三,女落子馆又三。戏资三大枚,茶资仅二枚。园馆以席棚为之,游人如蚁,窭人(贫寒人)居多也。尸落子馆稍洁,游人亦少,有冯凤喜者,楚楚动人。
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又字仲硕,自署忏绮斋,又自号眉伽,晚号哭庵,易佩绅之子。曾与袁克文、何震彝、闵尔昌、步章五、梁鸿志、黄秋岳等并称为“寒庐七子”。光绪元年(1875)举人,曾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官广西右江道、广东钦廉道等。民国初,易顺鼎闲居京师,以袁克文引荐,被委任政事堂参事、国务院印铸局帮办。1915年9月,他与湖南绅士上书参事院,拥护帝制,次年,升印铸局代局长、局长。帝制失败后,易顺鼎仍居京师,出入于舞榭歌台。1920年郁郁而终。有《丁戊之间行卷》、《摩围阁诗》、《出都诗录》、《吴船诗录》等著述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