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中,在2010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中,在2010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中,以及江苏主办的“十运会”开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第31届世界戏剧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以及近年来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的多场大型文艺演出和武汉“八艺节”、广州“九艺节”中的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展演剧目演出中,在田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之后的文艺演出特别是江苏彩车的设计制作、巡游、展示中,在2010上海世博会“江苏周”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中,都成功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和大量现代元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许。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一个“度”,也就是如何能使舞台设计创新与戏曲舞台写意的艺术风格相协调。比如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中,在舞台美术的设计创意方面适当地引入了以中国传统书法、绘画为表现内容的背景和艺术表现,比如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赤壁》中的“火烧战船”,真景实物与火烧的写意充分糅合,比如梅帅元元总导演的,—大批《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文艺演出,山、水、人、情自然结合,反而更好地映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性,更好地展现了中国戏曲舞台的艺术精神。
再如,关于戏曲的服饰问题。中国传统戏曲原来主要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再加以夸张、美化演变而来,后在清代又根据舞台演出需要,适当加人了清代服饰的艺术元素。而在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现代戏曲演出中,一般又都以现实生活中的服饰为主。这样一来,传统戏曲中的“水袖”、“靴子”、“翎子”、“靠旗”等服饰都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难以日常生活的审美方式单独存在。而与之相适应的戏曲表演,也因此而无法以现实生活又为依托、不受时空限制而得以随时随地地展开。这些现象都是中国传统戏曲在当代面对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巨大冲击时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