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改编整理在当时很普遍,确实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了新的提升戏曲进一步走向精致化。1954年夏衍在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总结发言中强调,戏曲艺术革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努力提高剧本的文学水平;第二,加强台艺术的整体性;第三,努力改进和丰富戏曲的唱腔;第四,实现舞台艺术的净化、美化和合理化。这几方面也概括了1949年后“戏改”中曲“戏剧化”与精致化的主要方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成功的戏曲作品大致也体现在这几方面,这样一种方向和追求甚至一直持续和影响到新时期。
受到话剧和西方戏剧的影响,20世纪戏曲发展出现“戏剧化”思潮,这种思潮在进入1950年代后表现为斯坦尼戏剧理论的影响,斯坦尼戏剧理的影响应该是整个当代的。这种情况和影响通过阿甲一番话可以看到:
近年来,在对待戏曲表演艺术如何提高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情况:即是许多同志想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来解决我国戏曲表演艺术问题。这原是一件好事,可是在学习这种先进经验时,不是从中国戏曲的实际出发,而是从教条出发。本来想借此剔除搀杂在戏曲表演艺术中形式主义的东西的,由于错误地对待这个问题,结果连戏曲的表现形式也被反对了。表演上的形式主义究竟在哪里?抽象地讲讲很容易,可是一到排演场具体动起手来,头脑就不那么清醒了。他们往往将自然主义的东西拼命向戏曲的舞台艺术里塞进去,理论根据自然是现成的,就是任何人也不敢反对的那两条铁打的原则,一叫“内容决定形式”,一叫“从生活出发”。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一经教条主义者的理解,具体运用在戏曲艺术上,就要求演员在排戏、在表演的时候,反对运用“程式”,认为一个戏的形式,一个角色的性格外形,只能在排演场中在导演的启发下,根据角色的体会而后自自然然地产生出来。这叫“从内心到外形”,有了“内心声活动”自然产生完美外形动作”的说法。如果演员先掌握一套表演技术即我们所谓“程式”的东西,那就是在创作上犯了原则错误,那就不是“先内而后外”,不是“有内然后有外”,不是“从生活出发”,不是“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而是从形式出发,成为典型的形式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