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这些人撑腰的杂志,自然成为电影评论的权威。《法国银幕》既是迷影文化的宣传阵地,也成为人们认识电影的社会教材。二战后,法国电影产业几近瘫痪,全国只有两所电影学校,大学里没有电影专业。那么,二战后那么多法国导演是从哪来的?就是从法国电影资料馆和《法国银幕》等新兴电影杂志培养的影迷里出来的。仔细查查1940年代、 1950年代法国导演的简历,他们几乎都是迷影人出身。影迷变导演,法国在世界首屈一指。而在美国,好莱坞才是真正的电影学校。所以今天,当有人把法国与美国比喻成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对立,那是对法国电影只知皮毛的见解。法国电影的神髓是“迷影”,这根“电影神经”到今天也没断过。
二战后,法国迅速出现许多电影杂志,几乎都是像朗格卢瓦一样的迷影人创建的。如1946年的Cin monde, 1947年的Cin vie和Cin vogue等等。生生死死是“迷影杂志”的特征之一。这些杂志有的只存活了几年,比如前文说的让—乔治•奥里大成的《电影杂志》,这本杂志到1950年4月,因让—乔治•奥里大成出车祸逝世就停刊了。在这些杂志里,《法国银幕》和《电影杂志》是最重要的。
两相比较,《法国银幕》更加重要,当时很多重要文章和争论都是由《法国银幕》发表和发起的。在《法国银幕》的撰稿人中,我们能发现许多当时最优秀影片分析及电影评论范文人:瓦尔克洛兹、安德烈•巴赞、亚历山大•阿斯楚克、尼诺•弗兰克(Nino Frank)、罗热•里纳尔、乔治•萨杜尔等等。但是,这本杂志的内部,换句话说,在二战后第一代迷影阵营的内部,却并非那么和谐,这种“不和谐”因希区柯克的出现而公开化了。
对于亚历山大•阿斯楚克,很多了解电影史的人会想起他提出的著名的“摄影机笔论”(la cam ra-stylo),阿斯楚克发表的这篇文章原名为:《一种新先锋的诞生:摄影机笔》(Naissanced’une nouvelle avan-garde: la camera-stylo),刊载的杂志正是《法国银幕》,发表时间为1948年3月。在电影史上,这是一个影响电影理论的重要概念,但人们所不熟知的是,这个理论产生的历史土壤却是迷影文化:“摄影机笔论”直接引发了“希区柯克之争”。更准确地说,亚历山大•阿斯楚克提出“摄影机笔论”,为“希派影评人”(hitchcockien)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