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中国戏曲的本质是民间艺术,戏曲是一种诗化、写意的舞台艺术。关于戏曲和话剧差别,阿甲有一个比喻,话剧是把米做成饭,戏曲是把米酿成酒。这个比喻源自清人吴乔关于诗与文辨喻。“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瞰饭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年,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怨,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这个比喻用之戏曲与话剧非常形象,深刻地揭示了戏曲和话剧的本质区别。戏曲之美,不是“养生”、“尽年”的现实功用,而是可以“醉”,可“忧者以乐,喜者以怨,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达到有精神思想和诗意化的境界。为什么近些年来的戏曲创作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本体、本质,越来越变成话剧加唱,甚至在有些人的眼里对话剧的追求就是戏曲的标准。这其实是和人们对中国戏曲本质特征、写意精神的认识变化有关系。戏曲重视不重视情节、结构、人物、矛盾冲突?重视!凡是一种戏剧,它肯定要讲究人物塑造、构织矛盾冲突,有故事的起承转合。而且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国戏曲最优秀的作品也都是体现了这些方面,无论过去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抑豐当代陈亚先《曹操与杨修》、魏明伦的作品无不如此。但是除了这些以外,中国戏曲更重视诗化、诗性和写意空灵的。剧作中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也不是像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话剧加唱”,而是所有这些要素最终都变成体现中国戏曲写意和诗性总体原则的有机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