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后,当代戏剧的海外译介出现较多作品,其中一些也较有影响。我们这里以几部90年代译介的当代戏剧选为重点进行介绍,以便得到一些直观的印象,并和70年代当代戏剧的译介形成一种对比。1996年Edwin Mellen出版社出版Shiaoling Yu编《“文革”后中国戏剧选,1979-1989》(Chinese Drama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79-1989:An Anthology)。全书约500页,涵盖了中国主要的两种戏剧形式,收录两部传统戏剧和五部现代话剧,这些戏剧都创作于唐东时代,并体现出中国戏剧改变的某种方向。两部传统戏剧是郭大宇、习志淦《徐九斤升官记》和魏明伦《潘金莲》。现代话剧有: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王培公等《WM》,刘锦云《狗儿爷涅槃》,何冀平《天下第一楼》。1997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Martha Cheung和Jane Lai合编的《牛津中国当代戏剧选》(An Oxford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rama),这部选集厚达900页,编选了中国包括港台地区过去20年来15部优秀剧目,种类广泛,包括社会现实剧、喜剧和先锋实验剧。其中大陆6部,可大致分为探索剧和现实剧两种类型,具体剧目分别是:梁秉堃《谁是强者》、刘锦云《狗儿爷涅槃》、高行健《彼岸》、马中俊《老风流镇》、徐频莉《老林》、过士行《鸟人》。台湾5部全是探索戏剧,分别是马森《花与剑》、赖声川《暗恋桃花源》、黄美序《空笼故事》、李国修《救国株式会社》、刘静敏《母亲的水镜》。香港4部分别是:陈尹莹(Joanna Chan)《谁系故园心》、杜国威(Raymond K.W.To)《人间有情》、陈敢权(Anthony Chan)《大屋》和荣念曾(Danny N.T.Yung)《烈女传》。1998年East GateBooks出版社出版康奈尔大学戏剧研究教授颜海平选编的《戏剧与社会:中国当代戏剧选》(Theater and Society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rama) , 这本戏剧选在海外反响较好。其中《戏剧与社会:中国当代戏剧介绍》一文对中国当代戏剧的许多重要创作变化、社会反响、历史发展等做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帮助海外读者建立理解所选作品社会背景的认识轮廓。书中所选戏剧和电影是从1979年以来上百部剧本中精心挑选的精品,体现了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革。这些作品同样包括了中国当代戏剧的两种潮流: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编选剧目有高行健《车站》(1983),王培公、王贵《wM》(1985),魏明伦《潘金莲:一个女人的沉沦史》(1986),陈子度、杨健、朱晓平《桑树坪纪事》(1988),还有一部电影剧本,郑义和吴天明的《老井》(1986)。这部选集不仅可以呈现中国当代文学的的某些重大变革,也对中国新时期戏剧复兴和当时正在经历的复杂社会结构的变革提供许多重要的内视信息。比如作品《WM》用一种赤裸裸的、不加修饰的生活语言探讨知青问题,加之暖昧的表现方式,使之很快被禁演。2008年这部戏剧在中国的再度上演,说明中国当代文化环境仍然在不断地发生着许多悄然的变革。而牟森的《零档案》参加布库塞尔孓戏剧节,圈为在机场发生了剧组遭扣留事件,一时间引得境外舆论哗然,成为当年欧洲戏剧节最受欢迎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