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戏曲艺术的经典而言,它似乎应该包括经典的艺术样式,经典的优秀作品(传承剧目)以及经典的艺术大师等诸多方面。且不说戏曲艺术的谱系化生存,其本身就是不断的经典化过程的产物;也不用说其无数的经典剧目与不同时代的艺术大师,经过时代的淘洗才得以保留下来。仅就戏曲程式的形成而言,无疑体现了戏曲舞台形式的一个不断经典化的过程。它不仅体现了艺术程式的一个共同规律:在严格的规范中寻求美的自由创造,而且也是戏曲程式的表现规律,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以后所说的,戏曲表演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因此,戏曲程式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权力场中诸多权力的合力所致。戏曲艺术程式化的过程,一方面它接受了中国传统的诗歌、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文化传统的滋养,受到作为社会主流的儒家伦理与价值观念的规范,如所谓“以礼节乐”、所谓“致中和”等;另一方面,也明显体现出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观众在观演当中的审美约定,特别是受到从宫廷贵族到文人雅士的艺术趣味的影响,从而使得戏曲本身各部门的程式逐步符号化、体系化。戏曲程式源自于生活,把极其多样的表现素材融人形象构思,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的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提炼,积累成为现在的程式体系。它既是不同程度概括了一定生活内容、有严格技术要求的形式规范,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形式美的艺术语汇,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存在者之真理”的一部分,成为传统中国人审美体验之一种“开启”与“澄明”。
总之,中外文化史上,经典一经建构成功,也就构成了某种传统,并在特定领域内彰显其神圣性、权威性、典范性。艺术经典既为后世的创作提供模本,又对后世的创作产生禁锢。后世作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跻身经典序列,就必须在传承经典、经典的同时又必然要超越经典。特别是对于有着近千年传承的中国戏曲而言,其经典的产生及在20纪以来的历史命运就更值得人们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