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的意义:《梁祝》故事改编与新婚姻法宣传
由当时戏曲改革者及新政府选择缠绵悱侧的越剧版的制作成电影及对“化蝶”情节的保留中可以看出女性化及哀伤性的情感与政治之间并不是完全排斥的关系,相互之间甚至可能有互相加强的一种张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当时的新政权对此面临着一种左右为难的情景:一方面,这个故事的悲剧性依旧要保持,以便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同情从而能让他们更容易认同其中矽建的政治意识形态。但另外,又要同这种在当时被认为消极的悲伤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众多的青年读者和观众受其影响。1953年9月,当时一封题为“学生看越剧入了迷,妨碍了学习,怎么办?”来信发表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报纸《文汇报》上,作者是一位教师,他苦恼地提出当时的学生对越剧有一种超出正常的迷恋。他特别地提到一些学生居然能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大轴戏从开头一字不漏地唱到末尾,而且同时能表演出各种姿态和身段。在另外一篇文章里,作者提到当时许多年轻人通过看《梁山伯与祝英台》学会了互相如何谈情说爱,有的由于沉浸于其中悲伤的情绪不能自拔,夜不能寐,有时在梦里也能哭出来。有的甚至学习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例子自杀徇情。所以,在整篇文章里,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引导观众该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形象。他用了很多宏伟的字眼来形容祝英台形象,称赞她的死是一个战士的死,是一个反封建及与旧社会勇敢做斗争的光辉形象:“她同梁山伯的死,都可以叫做被害。祝英台的死更是战斗的牺牲。实际上她是为她自己理想的婚姻制度——容许青年婚姻自主的制度——而奋斗牺牲的。她是具有,在当时说来是先进的民主思想,并且勇于实践的可敬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