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的意义:《梁祝》故事改编与新婚姻法宣传
在戏曲片开拍的时候,有人曾建议在拍摄各个场景的时候,应该比较分析所有的版本而取之优。他举例子说川剧中的“英台骂媒”情节就很精彩地突出祝英台大胆的反抗性格。50年代初,作为戏曲形式的梁祝主要有三个版本:越剧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版本的《柳荫记》和京剧版本的《英台抗婚》。在时间上,京剧版本《英台抗婚》比前两个版本要稍晚一些,它是由程砚秋根据川剧版本改编而来,所以我们在这里主要来比较越剧和川剧的版本。在川剧的版本中,新添了一个媒婆的角色和增设了英台骂媒的情节。当时艾青在仔细地比较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川剧《柳荫记》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假如说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长处是缠绵、细腻,则川剧《柳荫记》的长处是粗犷、纯朴。从民间文学上来看,川剧《柳荫记》的文字,比较泼辣,有时出现一些对话和顺口溜形式的道白,俚俗得可爱。也就是说,属于劳动人民的东西更多。”相对于川剧版本及京剧版本,越剧版本很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其对情感的细腻处理。川剧《柳荫记》的第一场“英台别家”并没有越剧版本中祝英台乔装打扮成卜卦算命者来说服父亲的场景,祝父强烈不同意她去读书,认为“女儿读书有何用”,并且“自古以来,女儿之家,应该谨守三从四德,岂能抛头露面,玷辱门庭”,从而突出祝父“封建卫道者”的形象;而越剧中的祝父在是否让女儿读书的问题上显得更为犹豫,更富人情味:“我有心叫她杭城去,怎奈是闺女怎能出远门?我有心不叫杭城去,又怕她病势转深沉。思前想后心不定。”另外从文字表达上说,川剧的版本对白比较多,而越剧则多由唱句组成,词句相对比较婉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川剧《柳荫记》第五场“说媒许亲”。媒婆邱嫂一上场,就作了如下的道白:“哈哈!做媒人,几张脸。心要狠,口要甜。不方要说方,不圆要说圆。每日街上转,到处把事编。到东家去骗吃,西家去骗穿。夸男像金童,夸女像天仙。好看不好看,出在我舌尖。蒙到两边谈,都要钻圈圈。说得心花溅,哪怕你鱼儿不上我的钓鱼竿。等你过门后,我的事就完。悬梁我不管,投河我无关,媒人不担担,保人不还钱,只顾我的包包满,管你冤魂升天不升天。”从这个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川剧的语言非常的口语化,并且口吻夸张,“一点点风雅的气息也没有,倒是粗俗的很”。同时媒婆等人物的增添使故事情节支线增多,有时会显得过于零碎。总体来看,在川剧当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爱情的主线不如越剧清晰,并且父女的冲突及书馆里梁祝之间有关女子是否是祸水的争辩都比较鲜明地指向50年代有关“婚姻自由”及“男女平等”等意识形态话语,有时会破坏了情绪的完整性。也正因为此,当时有评论者就认为越剧版本相对来说悲剧气氛更为饱满:“川剧后部分量虽重,占五折,但许亲、思兄两折,是可以不要的场子,事实只有三折,在三折之中,又仅只有访友一折支撑全局,这样就不可能像越剧那样一步跟一步,一折悲一折,遂折加紧,把悲剧的气氛,完满的、有层次的造成和达到最高峰。”而且在川剧版本中,存在“不应有的诙谐对悲剧气氛的破坏”。同越剧版本的优美抒情相比,川剧版本显得更为泼辣和粗俗,同时也似乎更能突出祝英台反抗封建婚姻的性格,但新政府最终选择越剧版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