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杀的八郎和自尽的四郎——梆子戏中的杨八郎和杨四郎
除上文提到的上党梆子《雁门关》,梆子戏中以杨八郎为主角的戏共有三种:它们是《八郎探母》、《斩杨八郎》和《八郎捎书》。
山东梆子《八郎探母》中的八郎名叫杨顺清。这是一部颇具民间色彩的《八郎探母》。此剧的情节与京剧《八郎探母》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
《斩杨八郎》是另一部山东梆子戏,其中的杨八郎名杨延清。剧中被招匀辽国驸马的八郎欲回南朝不得,他在剧中唱道其被招为驸马后“生下男来养下女,数载未回天朝城。常想回到天朝地,公主那里不放松”。其妻铁叉公主见其面带愁容,问其是何缘故。他只说“我常想回到天朝地,问声公主可依从”,并未说明其真实身份。由于不知其是杨八郎,公主唱道:“不久国母把兵动,点就一些鞑儿兵。一日杀到天朝地,满朝文武都杀清。国母驾坐天朝地,咱举家老少都重逢”。这样的回答自然让他更加郁闷。得知其兄六郎将率宋军与辽军作战,八郎将辽国军情写成书信用箭射往宋营。不料射出的书信被皇亲萧天佐兄弟拾到,萧银宗欲斩八郎。经铁叉公主求情,银宗下旨赦免八郎,但辽将韩昌违旨将八郎斩首。其妻铁叉公主及一双儿女被孟良接到宋营。此剧中的杨八郎无疑是个让人唏嘘的悲剧人物。
《八郎捎书》仅存艺人口述抄录本。剧中杨八郎名延顺,失落北番而思念南朝。孟良至辽接八郎回南朝,八郎难以脱身,托孟良捎书问候宋王及杨府众人。
除了上文提到的河北梆子《雁门关》中那个没有探母,而且在整个辽宋交战中无所作为的杨四郎之外,在上党梆子连台本戏《昊天塔》中,还有一个从辽军布下的“五绝阵”险境中将杨宗保救出;在辽宋议和后被佘太君带回南朝,并在佘太君痛斥下屈辱碰死金殿的杨四郎。这是一个被其母佘太君逼死的杨四郎!
在《昊天塔》第二本《五绝阵》中,杨六郎病故,辽国南侵。六郎之子杨宗保率兵御敌,不料陷入辽军布下的“五绝阵”。改名木易的辽国驸马杨四郎杨延辉闯入阵中将杨宗保救出。此事被报知辽国国主萧银宗,银宗要以通敌罪斩四郎。四郎妻桃花上殿将四郎救下。在《昊天塔》第四本《忠孝节》(又名《三关排宴》)中,辽国兵败,银宗与宋议和。佘太君在议和宴上说到木易驸马实为杨四郎,萧银宗闻言晕倒。佘太君言道:“千不是,万不是,都是小儿一人的不是,竟敢蒙骗国主,玷污公主,本该凌迟万剐。刀斧手,将四郎绑下斩首。”后经公主桃花求情和萧银宗讲情,佘又提出要带四郎回南朝埋葬其父兄尸骨。公主桃花要随行同往南朝,萧银宗不允。桃花一怒之下摔死周岁小儿,当众碰死。四郎回南朝后,佘太君又竭力逼其自尽,宋仁宗、八贤王赵德芳、众朝臣及孙儿杨宗保讲情均不逼你性命,不记你父亲、兄弟俱以为国身亡,儿比漏网之鱼,玷辱我杨门忠义。儿乃堂堂男子,还不如辽邦那一女子,娘若留儿在世,那辽后岂不耻笑为娘,你快与为娘死、死、死——”在母亲的逼迫下,四郎只好一死了之。
比起京剧《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此剧中佘太君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明显有悖情理。但作为一种传统地方戏,此剧亦有其价值。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民众——至少是晋东南上党梆子流行地的民众——对杨四郎这一戏剧人物的另一种看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剧对杨四郎这一戏剧人物的处理与国人的某些传统观念,特别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吻合之处,曾受到当时评论家的充分肯定,并被拍成名为《三关排宴》的戏曲电影。
除《忠孝节》之外,梆子戏中也有又名《北天门》的《四郎探母》,其内容与京剧《四郎探母》大同小异,可能是梆子戏搬演京剧《四郎探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