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地方戏曲的兴盛和发展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和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和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截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
徽、汉皮黄在京城合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一京剧。
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京剧在艺术上的成熟。
20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优秀京剧演员的层H出不穷;二是京剧产生了很多的流派:旦行的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都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戏曲艺术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其题词:“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这“八字方针”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既要求戏曲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京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繁盛期。京剧在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纷纷出台;同时,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戏曲艺术的其他剧种同其他艺术一样,遭到摧残,但京剧却因“样板戏”的产生反而呈现出一片“繁荣”。“样板戏”是“革命现代戏”的俗称,包括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奇袭白虎团》等。其选材均为革命历史题材,正面人物要求“高、大、全”;选材狭窄,人物创作空前概念化。
“样板戏”虽然是一个政治化的产物,但它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之处。比如创作时,对其他剧种的移植、改编的态度非常慎重,对剧中的一字一句、一肪一调、一枋一眼都仔细推敲、斟酌,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可取的;再如,它重视音乐伴奏的作用,将西洋音乐加人伴奏,对人物的唱腔、心理变化等都起到了较好的烘托和渲染作用,效果较佳;还有在继承传统、改造传统唱腔和改造程式化动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近年来,中国戏曲由于观众群的分流,其发展面临着重大考验,但仍有一批新创剧目顺应了观众的欣赏口味,成为新时期的经典作品,如京剧《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骆驼祥子》,曲剧《烟壶》、《茶馆》、《龙须沟》,越剧《沙漠王子》,淮剧《金龙与蜉蝣》,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等。
贴近观众的审美趣味,创造新的戏曲程式,培养优秀的戏曲演员,成为戏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全新的和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