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会议以后,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放映,并且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刮起一阵“梁祝热”。而在这股热潮中,粱山伯的扮演者范瑞娟尤其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周恩来在日内瓦宴请卓别林时,还特别邀请范瑞娟作陪同。1954年,范随团参加了在捷克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在电影节上,当穿绣花旗袍和高跟鞋及烫发的范瑞娟出现在外国观众面前时,结果“整个电影节都觉得很新奇,还有男演员冲她跪下,说要向‘中国女人和艺术’投降,因为她们能演男子汉让人完全看不出来。周围人则冲着范瑞娟大喊‘毛泽东、毛泽东’,那大概是他们唯一搏的中国人名字”。把梁山伯的扮演者与毛泽东相连是外国观众在梁山伯形象与新中国之间建立的一种象征性联系,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在越剧版本里,梁山伯角色由女性来扮演,而且这个以悲剧结尾的爱情传奇与传统意义上的才子佳人故事不同的是梁山伯的过分“女性化”。在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经常的故事情节是有情人历经磨难,最后金榜题名奉旨成婚。而越剧版本里的梁山伯是一介穷书生,为爱而伤,最后也为情而死,一生未考取任何功名,是一个非常唯美的“情痴”形象。从这这个意义上说,这个“雌化”的梁山伯形象很符合当时新中国在国际外交中所企图建立的崇尚和平和尊重传统文化的国家形象这个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