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作为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宗教,它不能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北魏新天师道的代表人物寇谦之在《老君音诵戒经》中,借太上老君之口,针对当世之道德堕落说:“我今以世人作恶者多,父不慈,子不孝,臣不忠,运数应然,当疫毒临之,恶人死尽。”其中所体现的伦理观与儒家忠孝等观念在内涵上并无二致。著名仙道人物吕洞宾常常告诫道士:“孝悌忠信为四大支柱,不坚其柱而用心椽瓦,何能成得大厦?”(《云巢语录》)《太平经》也说:“大慈孝顺”,“孝悌始学化善”。晋代丹鼎道派的代表人物葛洪也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抱朴子·对俗》)宋代《文昌孝经》是一部具有道教特色的弘扬孝道的典籍,“百先之行,根从心起”,“始知百行,惟孝为源”,“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文昌孝经》把孝向一切人际关系与道德生活领域泛化的思想与儒家的思想融为一体。“对生母要孝,对庶母也要孝;对兄弟姐妹要爱,对庶兄弟姐妹也要爱。对连枝妯娌要和。孝敬父母,同样要敬叔伯、祖曾,和姻娅、睦乡党、忠君上、信师友、爱民众、敬天地、敬神祇、敬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