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南戏北上:越剧的南方性和爱情的主题
建国以后较早以地方戏曲的形式把梁祝故事重新搬上舞台的地方剧是越剧。在1950年的8月9月,当时上海最有名的越剧团之一“东山越艺社”受北京文化局的邀请到北京演出,并在怀仁堂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作汇演。其中,《梁祝哀史》是两个重要演出剧目之一。整个演出获得了极大的轰动效应,甚至有天津的观众坐车到京来观看,而且当时的北京《新民报》还专门刊登了一系列的文章推介越剧及演出剧团的情况并发起了一些关于梁祝的讨论,例如有关梁祝剧本改编的问题。上海女子越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最大特点是其充满女性特质的柔美的审美特征:它吸取了话剧和电影中的导演制度,使观众从舞台上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集体”,而不是“旧剧中的名角个人演技的炫耀”;越剧音乐以“尺调”和“弦下调”为主腔,多使用乐调比较简单和优美的笛子和二胡等琴弦宏之类的中国乐器,特点是“唱腔曲调抒情优美、清丽婉转”;从内容上说,多是演绎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而且在所有的地方戏曲中,它是较早地使用丝绸来做演出服装,增添了越剧流动的柔性美;服装和道具所使用的颜色也多是中间色,例如浅绿、粉红或淡蓝等,很少使用大红大绿的颜色。越剧的这些特征在北上演出的过程中,由“陌生”的北方观众所“发现”并被当时报纸媒体上的广告及报道进一步强化。1950年8月29日介绍大众剧场越剧上演预告时,采用了如下的词汇“江南地方戏剧”、“载歌载舞,推陈出新”和“首次由沪来京短期献演”。这是越剧第一次北上,来自江南的越剧对北方观众来说非常新奇,因此在当时的演出广告及报纸的文章中越剧的“江南性”和“新”两大特征被格外地强调和突出。例如,北京《新民报》就打出了“布景富丽,灯光新颖,服装鲜艳,唱工繁重,表情细腻”、“轰动华东,连满九十场,十景十二场,缠绵曲折,民间故事,古装巨构”和“四幕七场悱侧哀艳大悲戏”等广告词,并特别标出了“十八相送”、“应梦”、“惊艳”、“访祝”、“楼会”、“送兄”、“归终”、“吊孝”和“哭坟”等著名场次。不论是题目中的“哀”字还是这里的“缠绵曲折”及“悱恻哀艳”等词都指向这个故事情绪上的伤感及情节上的悲剧性;而“民间故事”的定位使梁祝这个爱情传奇在五—:十年代初政治文化背景下的流传更具有了政治合法性。这种“江南性”后来在上海电影制片厂越剧版本制作成彩色戏曲片时有进一步被强化。对此我会在第二部分继续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