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达内在某种角度上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因为1980年代理论和批评的转型,印证了他的观点:“经典幻觉”不论在批评中还是在符号学理论大面积取代感知理论的电影理论体系中,都变成一个行将就木的主题。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达内却选择重新成为一个巴赞主义者。他写道:“在我们的电影迷恋中有共同的基本理念,即物质化地、永远处在一个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转变的(批评)出发点。”在1980年代,电影的记录问题让达内意识到他其实属于“占据优势的迷影传统,近乎形而上地赞同记录的真相和真相的记录”(Fant.mes de Toujours)专栏中突出运用了这种解读模式。在节目中,达内指出场面调度不断地呈现为制片模式的“纪录片”(如好莱坞电影),或对演员的纪录片(如谈论关于碧姬•芭铎或玛丽莲•梦露的影片),或是对某个国家、社会和意识形态的纪录片。达内进一步想证明“场面调度”的旨趣在于一种捕捉拍摄现场的“此在”(le pr sent)能力,因为他相信电影是一种“此在的艺术”(un art du pr sent),这种观念体现在他所有的早期文章中。他不停地在锤炼、反思这种观念,即“此在”就是电影的真实。尽管达内把“此在”理解为场面调度所转达的信息,事实上,在他的写作中,“此在”概念取代了真实(le r el)的改编。他这样写道:“我认为此在就是一种绝对,一种反抗,一种对计划之必然性的挑战。”
对“此在”概念的重视,可能是达内与戈达尔理解电影时唯一的差异。戈达尔认为“电影就是电影”,而“此在”根本不存在。其实这种“此在真相说”,在理论上,已让塞尔日•达内成为巴赞现实主义本体论最完美的继承人。在达内的“此在”概念与巴赞的各种概念之间,有着非常突出的相似性:“此在,就是处于等待之外,且不断延续(的东西)。”这与巴赞的电影真实理论含义非常类似。
故此,达内始终对巴赞理论有着自相矛盾的情感态度,他同时拒绝和否认巴赞的现实主义理论,以及巴赞思想中精神性的维度(神话主义和天主教色彩),但达内并不愿意因此解除巴赞赋予电影的神圣光环。正相反,达内为1960年代发展起来的“迷影话语”提供了新的注解:“我们在艺术中看到了一种次生宗教,它高于古老宗教。”达内试图把对电影的“祝圣”与经典宗教模式分开,把“电影迷恋”变成一种摆脱传统宗教模式的“世俗化宗教”(religion la.que)。这种思想,恰好帮助我们理解塞尔日•达内所追求的另外一个“世俗化宗教”——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与巴赞式的电影迷恋有一个共同特征:为不信神者(民众、大众、盲众)“祝圣”。这种试图把赋予电影的本体论功能与宗教模式分开的愿望,让达内的现实主义变成一个有机的批评结构,他相信“电影的真理就是记录(la v rit du cin ma c’est enregistr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