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网|充电学习必上的网站

学艺网

艺术招生专业
当前位置:主页 > TAG标签 > 塞尔日·达内
  •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12)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12) 日期:2011-08-03 17:53:21 点击:162 好评:0

    达内 在最后这个时期不再相信电影能恢复往日的风光,他说,在反映存在与事物的真相方面,艺术已停止取代宗教,而是试图在视听的沙漠中为电影完成服丧。这个服丧主题进一步揭示...

  •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11)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11) 日期:2011-08-03 17:52:10 点击:296 好评:0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和矛盾之后, 达内 重新回到电影批评中。达内说自己就像所有的感伤者,珍惜现在。他晚期的电影批评流露出一种感伤主义,认为现代电影已经死亡。这种感伤...

  •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10)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10) 日期:2011-08-03 17:50:51 点击:287 好评:0

    这场对优质电影的讨伐,集中体现在达内对法国导演克洛德贝里(Claude Berri)的《天王星》(Urabus, 1990)电影评论范文及影片分析中。这部描写二战期间占领区的地下抵抗运动的影片变成了达内的靶子。...

  •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9)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9) 日期:2011-08-03 17:48:45 点击:140 好评:0

    电影没能完成历史赋予它的记录真实的使命,而沦为大众商业的工具。 达内 个性思想中对电影的迷恋,经过了马克思主义时期,转向了接受这种追求人性解放的普遍理想。但达内还不...

  •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8)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8) 日期:2011-08-03 17:47:54 点击:180 好评:0

    达内 1970年代的批评活动明显地受到了欧洲马克思主义影响,达内想界定电影史上一个短暂但强烈的战斗电影时期(1973 1975)。因为他认为无论哪一个阶级,在哪个阶级社会,政治标准...

  •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7)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7) 日期:2011-08-03 17:47:07 点击:201 好评:0

    纵观 达内 一生,从电影的世俗化祝圣到共产主义理想,他经历了20世纪两个最伟大的乌托邦。法国电影现实主义尊奉的原则之一,就是艺术有能力再现、改变社会现实。巴赞相信电影可...

  •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6)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6) 日期:2011-08-03 17:45:29 点击:257 好评:0

    但是, 达内 在某种角度上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因为1980年代理论和批评的转型,印证了他的观点:经典幻觉不论在批评中还是在符号学理论大面积取代感知理论的电影理论体系中,都...

  •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5)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5) 日期:2011-08-03 17:44:13 点击:296 好评:0

    塞尔日达内 近三十年影片分析及电影评论范文实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我们可把达内这三个时期的电影批评概括为三种思想:电影现实主义(le r alisme du cin ma)、电影的权力介入理论(le pouvoir du cin ma)...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