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和让·鲁什的《我这个黑人》等一批由轻人执导的新颖的影片在法国出现之后,法国《快报》周刊的专栏记者法朗索瓦·吉鲁在谈论电影形势的时候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这个名词。接下来的事实也证明,不只是法国,整个世界都迎来了电影的一次革新的浪潮。从1959年到1962间,大概有200位新人推出了他们的处女作,其中最成功的作品包括特吕弗的《四下》、戈达尔的《筋疲力尽》。1962年,《电影手册》杂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这一名词,“新浪潮”作为一次电影思潮和电影运动被载入史册。
特吕弗即是“新浪潮”的主将,也是20世纪最优秀的电影导演之一,被公认是最能够代表真正的法国电影精神的导演。他执导的《四百下》,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是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戈达尔的《筋疲力尽》和《四百下》一起,是“新浪潮”的扛鼎之作,此片获得法国让·维果奖和德国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59年,法国导演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刚好赶上了“新浪潮”以势不可之势汹涌澎湃的年份,因此,人们把以他为主要代表的“左岸派”归结为“新浪”的一个分支,而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独立和成熟的电影流派。
从代表人物来看,“新浪潮”的干将都是围绕在《电影手册》周围的年轻电影者,而“左岸派”则以聚集在塞纳河左岸“门阶出版社”这一左翼作家团体周围的一群文人为主。 他们包括: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里斯·马尔凯、利·科尔皮以及著名女作家马格丽特·杜拉。 和“新浪潮”主要人物都是年轻人不同,他们都已经人到中年,电影探索的时间也比“新浪潮”要早。 他们主要的代作品有:雷乃《广岛之恋》(1959)、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科尔皮《长别离》(1961)、罗布·格里叶的噸跨欧洲的特别快车》(1967)、马格丽特·杜拉《音乐》(1966)、 《印度之歌》(1975)等。
1959年,雷乃的《广岛之恋》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新浪潮”中的《四百下》、《筋疲力尽》一样,它是西方电影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部划时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