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剧作家谭均华倾心创作的大型滑稽戏《妈妈不要哭》上演以后,便以青少年教育这一敏感的社会话题吸引并征服了广大观众,曾久演不衰,创造了累计演出数千场的“舞台神话”,还荣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随后其创作的关于环保题材的大型滑稽戏《绿色冲浪》公演后亦大获成功。用滑稽戏这一轻松幽默的喜剧形式,于亦庄亦谐、嬉笑怒骂之中反映严肃重大的社会问题,是谭均华滑稽戏创作所秉持的一贯主旨,他的这些“社会问题剧”是其真正践行“三贴近”创作理念结出的硕果。没想到一向不苟言笑的他,满肚子都是“幽默细胞”和喜剧因子,加之有思想、有生活,难怪写出来的剧作甫一上演,便获得不错的剧场效果与观众口碑。因此,当“杭州杭剧团”正式挂牌,几乎销声匿迹的杭州本土剧种——杭剧即将重现杭城舞台时,编排一台真正能体现杭州特色与杭剧风格、又有别于以往的,让专家和百姓都能接受的“新杭剧”,的确是一个颇费心思的难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组成了强有力的创作班子,老中青强强联手,大胆起用年轻演员,谭均华应邀担纲编剧,他以原有的《妈妈不要哭》为再创作的蓝本,与导演章驷群、刘笑声精诚合作,倾力打造了一台既有浓郁滑稽幽默色彩又有鲜明杭剧唱腔特色的“新型杭剧”——《妈妈的泪》,在杭剧挂牌晚会上演出后颇受专家认可与观众好评,有的观众甚至戏称其为“滑稽杭剧”。当晚的红星剧院内到处充溢着杭腔、杭调和杭韵,笑声与掌声此起彼落,经久不息。在这里,久别舞台的杭剧与滑稽戏来了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可以说这是滑稽戏与杭剧的一次成功嫁接和大胆尝试。该剧的成功推出,对以后姊妹剧种的相互借鉴乃至杭剧的后续发展都有着长远的现实意义。
作为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杭剧,对其重新整理和恢复排演,使几成绝响的杭城本土剧种不致彻底堙没,进而能够重放异彩,的确是一件实施“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历史上,杭剧曾盛极一时,其鼎盛时期甚至有16个演出班社,风行于杭、嘉、湖一带,且留下了诸如《花魁女》、《太平记》、《罗帕记》、《琵琶记》等传统剧目。但其发展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曾经历了数度沉浮兴衰。杭州解放前夕,在当时统治当局的高压之下,再加上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等种种原因,土生土长的杭剧艺术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新中国成立后,杭剧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重获新生。但其原有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1961年,杭州市文化局组织一批文艺骨干对杭剧进行加工改造。为弥补愿有唱腔柔美有余阳刚不足的弱点,在继承杭剧以“杭滩”委婉抒情为主的唱腔基础上,又吸取了“杭曲”朴实激昂的曲调,使二者互为补充,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杭剧音乐和唱腔;表演上则吸收昆剧和川剧的一些表现手法,并请一些戏剧专家如周贻白、顾仲彝等观看指导。他们先从排演传统折子戏开始,进而排演了一些在当时颇有些影响的新编历史剧(如《银瓶》、《李慧娘》)和反映火热现实生活题材的现代戏(如《雷锋》、《年青一代》、《飞雪迎春》等)。这可以说是杭剧在新社会动的第一次“大手术”。改良后的杭剧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舞台上,赢得了包括著名戏剧家田汉在内的广大观众的一片赞誉。由此可见,戏剧艺术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可惜好景不长,十年浩劫,文艺首当其冲,杭剧艺术自然也不例外,从此一蹶不振,继而销声匿迹。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在戏剧不景气的大背景和其他新兴艺术品种(如影视、网络等)的冲击之下,杭剧一直没有找到一个“重出江湖”的良好契机,其“出头之日”也就变得遥遥无期。只是近几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中,杭剧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其传承与发展才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先是黄龙越剧团先声夺人,该团请陈谊君、汪谊华等老杭剧演员作辅导排演了新编杭剧《苏小小》,可谓开了杭剧重返戏剧舞台的先河。随后不久,设在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的“杭剧改革小组”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杭剧的复出与重排作了精心筹划,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赶在“杭州杭剧团”挂牌之际,隆重推出了大型杭剧现代戏《妈妈的泪》。有趣的是该剧的角色塑造与唱腔表演几乎全由滑稽演员来担纲,在保持杭剧主要音乐唱腔的前提下,又根据剧情需要很好地糅进了风趣俏皮、火爆幽默的喜剧元素,收到极好的舞台效果。首演之后,引起了人们的不少关注与热议。#p#分页标题#e#
笔者有幸先睹为快,观后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戏剧尝试与艺术探索,是杭剧与滑稽戏嫁接后结出的丰硕成果。戏剧界有一种意见认为,对那些几近失传的剧种的抢救,一定要像修复古文物一样要“修旧如旧”,要保持原汁原味,甚至要恢复到“原生态”中去。其实不然,道理很简单,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自然也会随之改变;艺术形式多了,可供选择的余地大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艺术也存在着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就连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素有“阳春白雪”之誉,也放下了古雅清高的架子,大排特排起了“青春昆剧”——《牡丹亭》。因此,笔者有一种不太成熟的设想。那就是对那些比较经典的传统保留剧目,可用音配像的形式,由各个门类有代表性且艺术水准较高的传承人挑头,让尚健在的老艺人做好传帮带,培养一批新生力量,并尽可能保持原貌,然后录制成音像资料,以供后人学习和研究。至于那些尝试走市场的剧目,则应在继承传统中有所扬弃,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广采博取,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春有望”,真正做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从而达到弘扬和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