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月的“西湖之春”——第五届杭州新剧节目汇演落下了帷幕,作为闭幕式的压轴大戏《绿云》也在人们的期待中“粉墨登场” 了。该剧是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与建德市婺剧团联手打造,由特聘编剧、天津籍著名剧作家卫中根据纪昀(纪晓岚)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里的三个短篇小说改编而成,通过狐仙绿云向往人间真挚美好爱情,智斗财主张权德和贪官吴知县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神话故事,讴歌了人间的真善美,鞭挞了“人不如狐”的丑恶之徒。该剧甫一亮相,便有不少吸引人们的眼球之处。
首先,该剧取材于古典文学读本《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写狐写怪,无奇不传,且文笔洗练,亦庄亦谐。《绿云》类似《聊斋》中的名篇《红玉》,两个女狐仙智勇兼备,都有些济世救危的侠女情怀,因而故事曲折,情节生动,富有传奇色彩与极强的文学性。编一个耐看又有些现实意义的故事是一个剧目获得成功的前提,“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在该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原为郭沫若先生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评语,用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上也十分贴切。这部在清代中叶风靡海内,曾与“红楼”、“聊斋”形成鼎足之势的作品堪称笔记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正像《红楼梦》之为古典长篇小说的顶峰,《聊斋志异》之为古典文言小说的顶峰一样,《阅微草堂笔记》则是古典笔记小说的顶峰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赞誉道:“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由此可见,剧作家慧眼独具,选材巧妙,剪裁得当,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艺术“再创作“。
其次,不拘一格,强强联手,资源重组,优势互补。该剧的创作班底汇聚了天津、湖南、浙江等省市的高手,据悉,编剧来自津门,导演出自三湘,而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则由浙江本土的优秀人士组成。因而求同存异,统一理念,跨越区域,协同创作,是该剧创作演出成功的又一大亮色。编剧卫中是蜚声剧坛的著名编剧,戏曲、话剧、电视剧无不涉猎,创作了像话剧《立秋》、京剧《华子良》等一些“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几乎囊括了戏剧界的所有大奖,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绿云》就是他签约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以后的首部大戏。该剧在充分继承婺剧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出新,继承与挖掘了纪昀风趣诙谐,风格质朴的文本特点,情节一波三折,唱词典雅又不失俚俗,可谓谑而不淫,哀而不伤,因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再次,该剧整合市级艺术创作单位和县级戏剧演出团体的优势资源,在全市首次探索和实践市、县合力打造艺术精品的全新形式,成为本届新剧节目会演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据悉,有着悠久历史和演出传统的建德市婺剧团是杭州地区剧团改革较早走在前列的基层剧团,近些年一直走民营化、市场化的路子,在戏曲不太景气的今天,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因而亟需扶持。此次运作,既是一次创作模式的大胆尝试,也是一项文化惠民的具体举措。
此外,该剧运用了婺剧传统表演的很多绝技,如“跷功”、“三寸金莲”、“抹脸”、“喷火”等,配合着情节的跌宕起伏,绝活不断,惊险连连,也是一个值得一提的看点。如此编排,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让人们充分体会到了传统戏曲的无穷魅力。总之,编导演们通力合作,力求将该剧融婺剧传统艺术精华和现代全新的多种舞台表现形式于一体,不囿成规,推陈出新,通过不断打磨与演出,最终向观众奉献出一部精致、好看,既让年轻观众喜爱又让老观众认可的戏剧作品。这既是这个创作团队的初衷,也是他们的最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