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经历过痛苦才会成长 编导影评范文中国大陆电影 [影评范文]
浪子回头金不换,《本命年》里由姜文饰演的李慧泉从堕落重新走向了光明,但就在他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的时候,命运的轮回去让他以同样的方式命丧黄泉。人生是变化莫测的,好与坏的分别,标准也飘忽不定。正如电影里的人一样,实在小的可以,也显得无力又无奈。 谢飞导演于1990年拍摄的这部《本命年》,由姜文主演。这部影像的风格十分粗粝,得益于影片中对中国社会90年代的生活的现实描写,这部《本命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观摩的社会学研究文本。无论是那个年代人物的穿着、行为方式或者是老北京小胡同里的生活。
所以,在现在看来,《本命年》最大的价值正在于此。因为粗粝,所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电影的很多镜头非常粗糙,甚至可笑。打架的镜头明显就是在演电影,而许多刻意的镜头设置也是早已被现今的电影艺术所弃用的处理手法。但作为一部现实影片的本分,《本命年》做到了一个社会文化的生活化展示,这种展示在目前的中国电影业来看,实在珍贵。
我们现在的电影,太多的去描写古代,反倒对现实人物的关照显得太少,这也许跟电影的生态环境有关,偶尔出来的贾樟柯等人,也在因为有艺术没有商业苦苦支撑。其实这种现状是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一方面国内观众对于视觉刺激的关注度远高于生活化的影像,另一方面国内影人受制于现实审批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对此类题材有所躲闪。前不久还听说宁浩的新片《无人区》即将被禁,被抽离出来的社会时空很容易让当局者联想,而对于权势机关的某种嘲讽,更是禁区之所在。可叹!
《本命年》一开始就是一个寓意男主角李慧泉走向重生的镜头,李慧泉从黑暗的地下通道走向了明亮的外部世界,这个转向将李慧泉未来的生活定了个调,从此他将不再是那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家伙。一路上紧跟着李慧泉背影的一个长镜头,将李慧泉生活地的景象展现了出来,这是一个典型的城市里的乡村,砖砌的房子,拥挤的房屋,杂乱的布置等等。李慧泉所进入的称之为家的地方,冷冷清清,但好在还有一个热心的老大妈对他嘘寒问暖。
这样的生活状态,其实就是中国底层小人物的常态展现。我们每个人的邻居亲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热心的老大妈。在我看来,老大妈似乎已概化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热心的符号,而这一点由一位已功成身退、悠闲的老年妇女来扮演,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李慧泉虽然在传统眼光中看来,是一个所谓的坏小子。但影片中集中展示了李慧泉的人生态度,尽管他表面看起来是玩世不恭的。出狱不久,他就去探望以前老友的父母,虽然知道自己不受人待见。他还给远在青海监狱的朋友写了情真意切的信,他伸张正义,不屑于与别人计较……影片中表现的品质,是深藏于李慧泉这个角色骨子里的,他所表现出来的不羁,在我看来更是那个年代那个年龄所要经历的一个必须阶段,只是李慧泉将其表现的更加激烈了点。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眼之所见的基本上都是好人。无论是由程琳扮演的歌女,或者是胖乎乎的警察,或者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坏人是少的,好人是多的,这是中国式的逻辑。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这些人并未因李慧泉曾进过监狱而对其有什么误解歧视。在谢飞导演的笔下,普通人都是善的,恶的表面皆因为各自有各自的苦衷和难处。
这么看来,这部影片之所以有很高的评价,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将中国人的生活、人性等做了一个概括化之后的表达,十分的贴近我们,真实感颇强。这种感觉非常宝贵。
除此之外,《本命年》对李慧泉这个角色的挖掘很是不一般,从各种侧面对其的个人魅力进行了展现,从他重生到他迈向死亡,这中间的逻辑彰显了某种程度的人生不可控性,结局是悲情的,李慧泉捂着被刺穿的伤口独自落寞的与人流逆行着,最终无助的倒在了血泊当中。但是,这中间李慧泉经历了爱情的创痛,人生的成长,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来说,他似乎满足了,但也似乎绝望了,整个人生的重量、社会的力量就在这样的角逐中一览无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