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巴黎某小城。阴郁的早晨,视野里充满灰色的湿漉漉的冷寂。伴随着同样冷寂和忧郁的音乐。
第一个镜头是从略高的角度俯瞰,空旷寂寥的大街。一个上学的孩子从画框左下角入画,一只小狗使他停住了脚步。逗了一会儿狗之后,孩子小小的身影从画框右上角消失出画。
第二镜:仰拍,孩子从画框右上角入画,沿着高高的阶梯走下。途中,上空的什么东西吸引住他的视线,孩子攀缘而上,镜头伴随着孩子升起,原来路灯杆缠挂着一只随风飘来的红气球。鲜艳的红色,在冷色氛围中分外夺目。作为局部色相,红色在全片贯穿始终。接着,孩子牵着红气球从画框右下角出画,整个过程一镜完成。
这两个镜头的视听信息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他遇到了一个热情、温暖的玩伴——红气球。
出入画的关系、孩子运动方向变化、镜头的角度、画面的色调、音乐的基调乃至全片的长镜头风格都确立了。
从第三个镜头开始,孩子进入社会——城市的大街。同步音乐止,代之的是嘈杂的环境音响。
孩子在公共汽车站候车。
孩子周围都是成人,着装都是黑灰的冷色调。
公车来了,依旧是冷漠的黑色。
红气球是一片冷色调中唯一的暖色。
由于红气球的缘故,孩子被拒绝上车。
第一次出现孩子的近景:孩子茫然无助的面孔。
突然,孩子牵着红气球拔脚便跑。为了避免迟到,他选择了跑步上学。第一次出现激烈的运动。
接着,一个长长的跟拍镜头:迎面跟拍孩子奔跑。摄影机和镜头里的主体都在运动,运动感进一步加强。
快速切入,孩子到了学校的外门——这个镜头没有采用孩子出入画的方式,一是为了加强紧张感,二是表明空间的省略——孩子是跑了很多路,而不是仅仅跑了上一个镜头的长度。
大门紧闭,没见别的孩子。很明显,他迟到了。
俯拍,孩子进入学校,将气球交给校工保管。
仰拍,楼上黑洞洞的窗户中探出身着黑色服装的校长的不满的面孔。
机位、角度、景别、色彩和光影依旧是富于变化的对比关系。
孩子进入教室。
学校门口,放学的孩子蜂拥而出,从镜头前出画。进-出、动-静、少-多,再次构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出来的是刚才那个孩子,寻找等候在外面的气球。
下雨啦——雨,不仅是戏剧性的目的,也是视觉变化的元素。
湿漉漉的地面上泛着光,银幕上开始有了亮色。
孩子牵着红气球,向举着伞的路人求助。
一组表现孩子回家借着路人的伞避雨的镜头:横向的、纵深的、过街道、过天桥、吐着蒸汽的机车、巡逻的骑警。。。。。。总之,变化多端。
这些镜头角度、方向、光影都有变化,并呈现出对应关系。十分流畅。
红色作为视觉突出的局部色相,也成为镜头组接的依据之一。
孩子进入楼门,俯拍。
老奶奶在窗口张望,仰拍。
楼洞和窗户的长方形在形状上近似,是剪辑的依据。
孩子上楼回家。
一扇窗户打开了。老奶奶将红气球放飞,显然家人拒绝孩子把气球带回家,孩子回顾室内无人,偷偷将气球牵进室内。
这个细节,精确地说明了孩子孤独的原因——家庭环境——这是一个管教严厉的家庭。
孩子合上窗户,这是本段落的结束镜头。
此时全片进行到9分钟。
银幕全黑。
店铺的铁门自下及上轰然拉开,银幕上顿时亮了。
此镜,作为第二段落的开篇,从门窗的启合、光影的明暗、人物的角度、声音的动静上都形成对应。自下而上拉开铁门,其视觉效果相当于光学剪辑的“划”的效果,构思精妙。
楼上过道,送报的邮差迎着镜头走来,从银幕右面出画。
楼下街道,背着玻璃的工人背身走向纵深。
这俩镜头又是一组对应关系。视觉上十分舒服。
这俩镜头主要是用来说明时间:新的一天开始了。
第二段落,开始着力描写孩子和红气球的友谊。
主要手段是:一、通过有趣的细节,表现气球是一个具有灵性的小伙伴,顽皮、活泼而且很讲义气,同时也很孤独,需要孩子的友谊;二、在镜头表现上,完全是把它作为一个人物来进行镜头调度。使观众感觉到红气球就是片中参加演出的特殊演员,一个拟人化的人物。
孩子从窗口将红气球放飞。
孩子下楼,呼唤着气球。和气球一起去上学。#p#分页标题#e#
孩子要牵着气球走,可顽皮的红气球却有意地躲闪着,一如调皮的小伙伴。
孩子躲藏起来,趁红气球不注意,一把将它捉住。
孩子教训着红气球。
孩子松开手,红气球乖乖地尾随着孩子。
接着,是饶有童趣的“捉迷藏”——这回是红气球在捉弄着孩子。它躲在门洞里,直待孩子四处寻找,它才钻了出来触摸孩子的头。
孩子牵着气球上公车。音乐止,环境音响起。
这一段和第一段的等车的处理相对应。
孩子上了车。红气球跟着车随后飘荡。
孩子在看。
主观镜头:跟拍红气球在追着汽车。如同第一段中的孩子牵着气球奔跑。红气球在此时完全等同于人。
学校到了。
一群喧闹的孩子们发现了红气球。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始终是独自在活动,除了红气球外,似乎没有任何朋友和玩伴。
影片对学校的表现如对教室的视觉表现:黑洞洞的大门。
带给孩子丝毫的欢乐的只有红气球。
红气球躲闪着孩子们的追逐。
孩子们被召唤进教室。看不见里面,黑黑的。
严厉的校长入画,发现等候在教室外的红气球。企图抓住气球,气球躲闪着钻进教室。校长进教室将孩子揪了出来。
孩子被关进隔壁一间黑洞洞小屋。
红气球追逐着离开的校长。
幽默、谐谑的音乐。
街头,校长发现了纠缠他的红气球,跳着脚企图捕获它,但红气球灵活地躲闪,两人你来我往地较量,活象一幕哑剧。
校长遇到一个熟人说话,红气球仍不依不饶地纠缠不清。
气急败坏的校长回到学校,将孩子和红气球驱逐出学校。
孩子和红气球流浪街头。
他们来到一间旧货市场,漫无目的地游荡。这一段落的目的在于强化孩子和红气球的孤独。导演是如何表现的呢——孩子在一幅画前停住了脚步。这幅画画的是一个小女孩。这个细节提示观众:孩子是独子,缺少爱。
红气球也在一面镜子前徘徊着,他似乎也发现自己的孤独。
孩子在找气球。
气球也在找孩子。
他们终于相遇。
孩子和红气球的镜头是对称、平行的,也是平等的。导演完全把气球当人来看待。
孩子牵着气球邂逅一个小女孩,也牵着气球,蓝色的。
两只气球之间产生了兴趣,它们是同类。
这是对上一段落红气球照镜子的镜头的回应。
男孩牵着红气球走开,蓝气球竟脱离女孩的控制,追上红气球。
两个孩子只好将它们再度分开。
远景,前景是一群潜伏着的孩子,试图抢夺气球。后景的孩子牵着气球的走来。
充满危机感的同步音乐。
孩子们蜂拥而上。男孩和气球突破重围。
孩子们望着远去的男孩子,泄气地叫嚷着。
孩子们的出现,预示着第三段落男孩和红气球将面临的危机。
远景,孩子从纵深迎面跑来。
男孩往家跑。
仰拍,男孩跑上楼。
俯拍,楼下围着追赶而来的孩子们。
男孩将红气球拉进室内,砰地关上窗户。同第一段落一样,是一个段落结束镜头。
此时,全片进行到21分钟。
很快切入下一场景:俯拍,奶奶牵着孩子拾阶而上,左下角出画。
仰拍,奶奶牵着孩子拾阶而上,右下角入画。景深处的建筑是教堂。
带有宗教风格的音乐。
尾随而来的红气球,拍摄的镜位完全同拍奶奶孩子一样。
红气球尾随着进入教堂,摄影机观望着:片刻,卫兵将孩子和老人驱逐出境,还有那只红气球。
城市的远景。孩子和红气球在一片废墟处自由地玩耍。
欢快的同步音乐。
光线逐渐明亮起来,估计是下午。逆光投射在人物和周围的建筑上,勾勒出鲜明的轮廓。
远处的景物也显得错落有致,格外有层次。
第三段落的光影与前两段落形成极大反差。从观众视觉上考虑,影片进行到2/3,该让观众的眼睛休息休息啦。
第三段落的叙事节奏也明显加快,主要是通过人物激烈的运动实现了,同样为的是观众的视觉变化,同时为高潮的到来做铺垫。
孩子牵着气球来到糕点店,进去买糕点,红气球等在门外。
透过玻璃橱窗,看见一群孩子孩子向里面观望。其中一个发现了红气球。
几个孩子藏在墙后,突然出手,把气球抢走。
男孩买完糕点出门,发现红气球不见了。
俯拍,男孩焦急地在城市四处寻找。大片阴影笼罩着他。#p#分页标题#e#
城市的一片贫瘠的废墟,一群孩子再用弹弓和石头攻击红气球。
男孩冲过来制止,扭打作一团。
男孩牵着气球在跑。
一群孩子在后面拼命地追。
追赶的环境多在纵深感极强的胡同里。逆光,在人物身后投下浓重的阴影。重重的脚步声,加重着紧张感。
这个段落共18镜,交替表现双方追跑的场面。除了两个躲藏的孩子偷窥的近特写镜头,都是远景。这些镜头在取景、光影、角度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应关系,剪辑十分流畅。
除了交错的方向构成流畅的剪辑,红气球的局部色相也成为剪辑的重要依据。尤其是一个红气球跑到镜头前成为近景出画的镜头,和下一个反方向入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红气球构成两个镜头的剪接点。
终于在城市的一块高地上,男孩被一群孩子包围,红气球脱离了他的保护,成为一群孩子攻击的对象。
一群孩子用石头和弹弓来对付可怜的红气球。
嘈杂纷乱的环境声。
手持摄影表现孩子的暴力场面,加剧着躁动不安的气氛。
一个手持弹弓的男孩的特写,广角镜头的夸张,使其面目狰狞。
红气球终于被击中了。
静,死一样的寂静。
一个很长很长的镜头表现气球一点点泄气、瘪掉。
慢镜头,时间被放大。
仿佛孩子们都屏住呼吸观察红气球的命运。
突然,一只脚入画将垂死的气球踏破。
石破天惊的一脚,与先前的寂静形象强烈对比。
神奇的音乐起。预示着奇迹将要发生。
果然,高潮到来了。
两个小女孩手中的气球飞向天空。
更多的气球排着队飞向天空。
整个巴黎的气球飞向天空。
这个段落由35个不同景别、角度、长度的镜头组成。剪辑方案是:先是以一组短促的镜头表现一个个气球纷纷脱离人的手,接着再以稍长的镜头表现自由了的气球们汇聚在一起,排着地队飞向天空。气球数量由少到多,由挣脱人们的手,到自由地在城市飞翔,由地面上及天空,最后逐渐汇合成气球的海洋。
目的在于强化这样一个印象:整个巴黎的气球都来安慰孩子。
音乐的处理:先是以节奏鲜明的打击乐作为引子(与短促的镜头同步),然后出现抒情的主题音乐(镜头逐渐加长)。音乐的节奏与画面剪辑的节奏同步。
色彩斑斓的气球们涌向伤心的孩子。
优美抒情带有童话色彩的梦幻般的主题音乐。
全片中男孩的最大特写,将孩子喜悦欢乐的心情表露无遗。
全片最亮的光。
全片最暖的色调,与开篇形成鲜明对比。
男孩子欣喜地抓住一个个彩色的气球。
透过彩色气球拍摄的孩子,强化着故事的童话色彩。
气球们带着孩子飞向天空。
孩子和气球们在城市上空翱翔。
全片结束,34分钟。
《红气球》是法国导演阿尔伯特。拉摩里斯1956拍摄的一部几乎没有对白的现代童话片。摄影是爱德蒙。塞昌,作曲是毛里斯。里。鲁。导演的小儿子帕斯卡在片中扮演那个寂寞的男孩。参加演出的还有麦里曼汤的孩子和巴黎所有的气球。
这部影片虽然投资仅50万法郎,却以其真诚的情感和卓越的电影技巧征服了观众的心,征服了创办着《电影手册》的安德烈。巴赞——他为此片专门写下影评,也征服了嘎纳金棕榈,征服了奥斯卡——仅有的一次把最佳剧本奖颁给了一部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