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挂着白色的风筝,阳光可以透过来,树上挂着蓝色的风筝,比天空还要蓝,树上挂着破了洞的风筝,比天空还要蓝的被戳出了很多的洞,阳光投下,就有很多的太阳。
我拉着妈妈一起看《蓝风筝》,电影用作第一人称回忆的“铁头”算起来比妈妈大三岁。然后妈妈念很多我没听过能听懂的那个时代的打油诗——跟着剧情的发展一起,然后妈妈哭了。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脑袋里一直闪现另外的影片《活着》。虽然《蓝风筝》没有《活着》跨越叙事年代那么久,《蓝》只是从整风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爆发那之间的十年,可是在画面的色彩处理和人物的形象上,两个片子看起来很相近。这让我产生了错觉,每次有“惊险”镜头出现,比如孩子站在房顶上,男人点灯笼,女人拿开水我都会有恐惧感,因为怕他们会突发意外的死去。就算早知道两个片子中每个人的死亡都会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却也免不去这种恐惧感。
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居住在北京过去那千万个四合院之一的平淡无常的家庭,那段历史却给他们加上了不平凡的遭遇。除了城市背景不同,这倒是和《活着》如出一辙。除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几乎想不起来哪部关于整风运动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间的电影中的主人公命运能不用“遭遇”这个略微带有悲惨含义的词汇来形容。
影片线索一:风筝。
第一次出现,是四合院中的孩子卫军站在高高的屋顶上去够一只挂在树杈上的风筝。铁头的生父(濮存昕)下班回来说:“别够了,我再给你们糊个新的。”于是铁头的手里就有了一只漂亮的长尾巴风筝。
风筝高高的飞在天上,谁也不知道能放多远……风筝可能会再也飞不回来,或者留在一个地方千疮百孔直到消失,就像铁头对生父的印象。
母亲(吕丽萍)的第二次婚姻,铁头和那个忠厚老实的李叔叔(李雪健)之间没有提到风筝,取而代之的是“老头乐”的烟花和大马灯笼,李叔叔也对铁头说:“咱们再买,再买”,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
而烟花和燃烧了的大马灯笼,是那么瞬间的绚烂之后变成灰烬,就像和李叔叔之间的感情。
母亲又嫁了,这次是一个高官。铁头带着继父的亲孙女妞妞把蓝风筝放到天上,夕阳下是两个孩子童真的目光(这也是DVDMENU的背景)。风筝挂到树上了,铁头看着窗外说:“没事儿,我再给你糊一个。”可是直到妞妞走了,他们也没能再放起一个新风筝。
风筝就挂在那棵树上每天每天的破损掉,红卫兵因为母亲的善良抓走了她,铁头冲上去用板砖敲破了一个红卫兵的脑袋,被一群人围在中间狠狠的打。醒来的时候,树上挂着那个破风筝,一直飘荡飘荡……
风筝总是被树枝挂破了洞而飞不起来,那时候的生命也如风筝般轻易就被划伤或者牺牲。在那些尖利的四处蔓延的东西面前,无论风筝还是生命都那么脆弱。
影片线索二:陶彩马和礼品单
陶彩马是作为礼品第一次出现在铁头母亲和铁头生父的婚礼上的,送礼的人是成为铁头母亲第二人丈夫的李叔叔。结婚那天,在一群人高唱革命歌曲的时候,陶彩马的马头突然断裂掉了下来。
感觉中,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铁头的生父最后被倒下的大树砸到头,吭都没吭一声的死掉了。
铁头母亲和铁头生父婚礼的礼品单是一块红色的绸子,上面用毛笔密密麻麻写着来祝贺的人名,结婚的当天晚上,红绸子被当作盖头,两个人亲密的嬉笑着享受关上门才能出现的年轻的浪漫。
李叔叔出现在那个家庭,铁头的母亲再次拿出陶彩马和礼品单,和李叔叔讨论着陶彩马的断头是死亡奇怪的预兆,礼品单上签了名的很多人也不是死掉就是失踪。
礼品单就成了下一个不好的预兆,李叔叔最后也因饥荒期间的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死在医院病床上。
铁头的母亲搬出了她先后死掉两任丈夫的家,房东在凌乱的房间中发现了那匹断头陶彩马和那块像抹布一样丢在墙角的红绸子。
那个年代,充满了太多的不可预料和理所当然。谁也说不清那悲惨的一切究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安排。
影片线索三:姥姥家的饭桌。
在姥姥家吃饭的镜头贯穿了整部影片,同样一张饭桌,吃饭的人却一直在增加,减少,再增加,再减少。
铁头的生父,被劳改的小舅舅,小舅舅带回来的“脸像猴屁股”的同事,因不愿陪首长跳舞而被定罪反革命的朱英,根正苗红是民兵排长的小舅妈……
家里热闹了,又冷清了,而每一个人的增加和减少,又都可以看作是拜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赐。小小的一张饭桌,就是那个大大时代的一个缩影。
影片线索四:曾经是房东的蓝太太
蓝太太是个柔弱善良的女人,她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梳着精美的髻穿着质地优良的旗袍,她有那个时代少见的“话匣子”,看上去就是出身大户人家。
整风运动期间:蓝太太穿上了蓝色的布褂子,铺子归了公,减免邻居们的房租。代表政府的一群人夸奖蓝太太觉悟高,却迟迟不能解决她的成分问题,她惶惑恐慌。
三年饥荒期间:蓝太太用一口口积攒下的粮食蒸了一锅的馒头,翘首盼望着小儿子一家的归来。代表政府的人又来了,荒谬的下结论:在这个饥荒的年代能蒸出一整锅馒头就是因为买了黑粮。一锅馒头被端走了,蓝太太被告知这锅馒头就算放坏掉了也不会有人吃,只是为了教育群众,她欲哭无泪。
文化大革命爆发:蓝太太被送回了老家,房子也被没收变成红卫兵们的指挥部和仓库,里面堆放着被砸坏的“四旧”物品。
胆小懦弱的蓝太太从来没有反抗过,永远都是在大环境影响下被动转换自己的角色。时间和局势转变的灰尘慢慢的进行着埋葬,让她从一个举止优雅的太太变成不修边幅的妇人直到最后的不明结局。
影片总结:
整部片子中不论是铁头的母亲,还是蓝太太,美丽的姑娘朱英,铁头的大姨甚至只露过一面的小舅舅的同事和被剪了头发的校长等等一切女性都没有作最后的交待,我们只知道她们被抓了或被遣送了或自己离开了,这些女性的悲惨命运是历史的必然,结局也是不堪再述吧!
镜头沉稳,用了大量晦暗的颜色,跟着电影从那个时代中走过一遍,仿佛可以闻出铁锈的味道,铁锈的味道还伴随着锈色的画面。
全片都是第一人称的回忆,回忆的主人“铁头”说话时不带一点感情色彩,甚至在提到自己的生父和两任继父的去世都直白的使用了“死了”这个词,可以体会到导演在拍片子时认真平白的讲述一个时代的用心,而这样客观讲述的平白比带有主观色彩的张扬更能深入人心。铁头对那段历史忠实的记录就是对政治的批判,虽然他从来没有说出一个和批判政治有关的字。是我们在看,在体会,在思索。是我们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大脑思索。
和张艺谋同样拍摄于1992年的片子《活着》不谋而合,两个导演都把时代的大量悲剧放在同一个普通的家庭中来演绎,突出那个经历各种死亡都让人没有力气过多的悲伤的年代,这样对观众的冲击更加集中、有力。都知道这电影是虚构的,也都知道这电影里的故事曾经发生。
客串的演员包括:张丰毅(部队文工团男演员)、张炬(我没找到,应该是唐朝的张炬吧!)——这两个名字是在客串演员表里发现的;还看到了丁嘉莉(铁头的校长)、郭东临(铁头生父的同事)。
印象颇深的几个镜头:结婚时先拜毛主席再唱革命歌曲;去趟厕所的功夫变成了右派;校长被红小兵批斗剪头发时大喊“别剪我头发,我怎么去见孩子”;每个时间段写着不同标语的红条幅……
片子被禁了十年,导演也被封杀了近十年,竟然也像“蓝风筝”一样,被尖利的、四处蔓延的东西戳出千疮百孔,差点就那么消失掉。
都那么脆弱……
现在只能说,还是感谢D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