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明与赵焕章找到了自己的世界,随着影片的连连打响,他们二人在电影界中成了众所瞩目的人物。尤其是吴天明,以他为首的西影厂在一向寂寥的中国影坛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西部电影”的旋风。此间,颜学恕执导的《野山》(根据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鸡窝洼的人家》改编)荣膺本年度国内电影的最高奖——“金鸡奖”;继《野山》之后,西影厂学院派出身的“第五代导演”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执导的《红高梁》(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改编)一举夺得了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它同吴天明的《老井》一起为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声誉。它们的出现及其所激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在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构成了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引人注目的文化精神现象——《红高粱》、《老井》现象。曾几何时,人们几乎开谈便讲《红高粱》,开口即唱《酒神曲》。一时间《老井》《红高梁》成了人们嘴边津津有乐道的热门话题。这些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倾向,那就是均体现了中国特有的“西部精神”的特点,因而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的“西部片”;吴天明也就成了世所公认的“中国西部电影”的开拓者。以他为代表的这一系列“西部片”一问世便成为中国影坛上的“重镑炸弹”在人们心中接二连三地“开花”。从国内“双奖”——“金鸡奖”、“百花奖”的连连夺魁,到国际电影节获大奖,吴天明和他所统帅的那个世界,顿时声誉鹊起,名扬海内外。而此时赵焕章和他那个世界里的产品——曾蝉联“大众电影百花奖”三连冠的“农村三部曲”在人们的话题中热乎了一阵之后便渐渐地趋向“冷落”,以至几近于被“忘却”。同是拍乡土片的行家里手,为何一个久享盛誉而不衰,而另一个则日见默默近无闻?我想,不是观众冷落了艺术,而是艺术冷落了观众。电影史上曾有过这种情况,真正称得上经典的作品,如《战舰波将金号、》《罗生门》、《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令人百看不厌的影片都是经得起时间的长久检验的:而那些意蕴肤浅、矫情粉饰的作品,尽管作为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应时合景之作也曾“红火一时”,但当它那点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魅力渐渐失去了对观众的吸引力之后,能不受到欣赏趣味日益提高的广大观众遗弃吗?……这种遗弃是无情而又残酷的,对艺术家来说也是不幸的!然而造成如此鲜明反差的原因何在?只要看过两人影片的观众沉思静想仔细对比一番,就不难在相互比较中找出二者存在的差异。可以说自一开始,两人的世界就发生了大异其趣的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