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树》(The Birch Tree),92分钟,彩色,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1967年普拉南斯拉夫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白桦树》是克罗地亚影史上的一部杰作,它的灵感源自上世纪初一幅描绘乡村女孩之死的克罗地亚民间油画。那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美丽的容颜,柔弱的身躯,不曾有现代女性那样的坚强和洒脱,注定要被命运左右。在贫瘠落后、思想保守又缺失关爱的旧时代,简妮卡的快乐是短暂的,永远停留在了她出嫁的那天,而她也逃不脱世俗的劫难、别人的妒忌和误解最终让她献出了生命。白桦树依然还在,而简妮卡却离开了,有时候人的生命是很脆弱无助的,她的遭遇让我想起了伯纳诺斯笔下的少女穆谢特。
没有任何引人入胜的壮观景象,《白桦树》只是一部于写实中散发着无限伤感气息的文艺片佳作。诗意、缓慢而宁静的影像时常会掩盖影片残酷的主题,克罗地亚最著名的摄影师Tomislav Pinter采用色彩滤化处理让画面呈现出令人赞叹的美,每一个镜头都堪称杰作,颇有塔科夫斯基和苏古诺夫后期的风格,亦如俄罗斯电影般的凝重、深远。。。但请别忘记它可是一部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彩色影片,论时间至少比后者超前了十年。
并且这部影片也是一次对东欧早期田园生活感性而真诚的描绘。与意大利电影《木屐树》一样,影片也是在本地取景拍摄,除几位主要演员之外都使用的是非专业的普通农民。他们世代生活在乡野之间,有着很典型的农夫观念,珍爱那些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和传统文化,他们展示的也是最真实的克罗地亚民俗景象,传统婚礼、葬礼、服饰、舞蹈及音乐,但《白桦树》的摄影比《木屐树》更出色一点。
简妮卡的悲剧是对现实的反思和灵魂的忏悔,它反映了一个宗教信仰和古老迷信控制着人类思想的时代,人们以此来对抗生活的不幸,以此来解决病痛的折磨,而在那样的时代里,一些独特且非凡的事物总会被社会大众的偏见无情地毁灭掉。导演将简妮卡的葬礼与乔扎的回忆片断交错拼接在一起,突显出生命的脆弱和美好事物的匆匆消逝,而我们如何能追赶上它的脚步?很多时候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时,往往已经错过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