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从美国南方人的视点出发,围绕战争和爱情两条情节线来进行演绎的。全剧分前后两大部分(上下集):前半部分着重展现郝思嘉、梅兰妮、卫希礼等几个主要人物在南北战争中动荡不安的遭遇;后半部分侧重展示郝思嘉和白瑞德、卫希礼之间的感情纠葛及重建家园的曲折经历。前后两部分虽然在风格和场面处理上各有特色,但由于战争与爱情两条情节线的交织组接,且以爱情线贯串全剧,所以在结构上仍显得十分紧凑和流畅。
在对战争表现的角度上,编导避开了正面战场拼搏厮杀的描写,把镜头聚焦在战争后方郝思嘉等几个主要人物所经历的战争恐怖、战争灾难等重点场景的叙写上。特别是对亚特兰大城的交战、救护伤员、弃城逃难、纵火烧城等战争场景的展示,其场面宏伟、色彩雄浑、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然而,战争带给人们的究竟是什么呢?影片的后半部分展现的郝思嘉在重建家园和追求爱情上苦苦挣扎的悲剧经历告诉我们:战争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生命和家园的毁灭;更重要的是,战争改变了人的命运,也摧毁了人的精神家园。
另外,影片在情节发展上十分注重各种戏剧性矛盾的展示和戏剧性情境的营造:战争中南北双方的矛盾、南方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爱情纠葛的矛盾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等等。特别是悬念的设置,使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影片的编导注重把几个不同的艺术个性加以对比,从而突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片中几位主要人物性格迥异:郝思嘉热情奔放、倔强任性、泼辣大胆、敢爱敢恨;白瑞德正义勇敢、玩世不恭、豪放磊落、幽默风趣;卫希礼冷静理智、宽容大度、文质彬彬和梅兰妮的温柔贤淑、心地善良等。编导将他们置于特定的场景中,运用生动形象的镜语加以艺术对比,使人物个性鲜明地活跃在银幕上。如影片开头,在卫希礼举办的家宴上,当思嘉听到卫希礼要与他的表妹梅兰妮结婚时,心急如焚。中午,她在书房里大胆热情地向希礼表白爱意,希礼婉言相拒。思嘉顿时爱恨交加,打了希礼一记耳光,希礼却大度地看了一眼气急的思嘉就走出了书房。思嘉发疯似的顺手抱起一只花瓶摔了个粉碎。谁知惊醒了在沙发上休息的白瑞德:“噢,战争爆发了!”白瑞德幽默地说,“我很欣赏你暴风雨般的性格。”郝思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真下流,你替他擦靴子都不够格。”在这里,将郝思嘉的倔强泼辣、敢爱敢恨与卫希礼的冷静理智、文质彬彬,同白瑞德的幽默风趣、玩世不恭形成鲜明对比,使三个不同性格的银幕形象在影片开始不久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郝思嘉眼里,卫希礼是一个知书达礼、温文尔雅、具有绅士风度的最完美的男人。因此,她对他的爱是盲目的狂热的,有时甚至是丧失理智的(如她闪电般地同查尔斯结婚借以报复卫希礼)。人一旦沉醉于爱的梦想,就容易丧失理智,丧失自我,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要拼命地去追求,对就在眼前的真诚的爱却视而不见,不懂得珍惜。对于象郝思嘉这样的女孩来说尤其如此。而卫希礼在思嘉的狂热追求面前却显得十分冷静理智。一方面他赞赏郝思嘉对生活热情似火、积极进取的态度,同时又看到他们之间个性的差异太大,不可能构成一桩美满的婚姻,因而他选择了温柔贤淑、心地善良的梅兰妮。白瑞德倒是十分欣赏郝思嘉暴风雨般的性格,甚至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但由于他性格中的玩世不恭和狂放不羁及对爱的特殊表达方式,加上思嘉性格的变异及对卫希礼的痴迷,终于成为他们爱情的障碍。正是这种爱与被爱的错位,使郝思嘉在情感心理上始终处于两难的矛盾痛苦与挣扎之中。因而,使思嘉那种复杂的多重性格表现得更为突出。从而使这一艺术形象更鲜明、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人物性格的真正魅力,来自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深度。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中细腻深刻地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现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和丰富性。该片的几位主要演员都出色地体现了这一点。饰演郝思嘉的费雯·丽在表演中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深入研究人物的外型特征、丰富的表情和复杂的心理特点,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展示。可以说,费雯·丽的最动人之处,就是她有一双美丽动人、且不安分的绿灰色的大眼睛,从她不同的眼神中,我们可以读出:有少女的天真浪漫、也有爱的热情似火;有狡黠与得意,也有刚毅与自信;有委屈与怨恨,也有恐惧与无助。可以说,角色心里有多少潜台词都是从她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导演通过特写镜头,让观众从演员的眼神中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同角色直接进行沟通与交流,感受角色心中的喜怒哀乐,共同体验人物命运的安危与悲欢,从而达到演员与观众心灵的共振。另外,费雯·丽运用语言和动作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更是随处可见:如影片开头,思嘉听托家兄弟说她深爱的希礼明天就要和梅兰妮结婚了,她表面上虽然充满自信,但内心还是忐忑不安,急忙跑回家,精心策划明天怎么打扮自己,如何向希礼表白;甚至连全家人在做祷告时,只有她一人仍在独自想自己的心事。又如当她的第二个丈夫被北军打死后,使思嘉生平第一次感到忏悔等等。这些人物心理活动的展示,深刻揭示了郝思嘉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使郝思嘉以其丰满和完美的艺术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评论费雯·丽的精湛表演时,有的西方评论家认为:“要是没有费雯丽,《乱世佳人》未必能获得如此成功!”#p#分页标题#e#
被誉为“好莱坞电影皇帝”的克拉克·盖博在片中饰演白瑞德一角。恰如在推荐演员时大家公认的一样:白瑞德一角非他莫属。盖博在片中的出色表演,将白瑞德的那种粗犷豪放、幽默风趣和不拘小节的复杂性格表演得生动形象又入木三分。特别是他那双充满智慧、深不可测的眼睛和嘴角那一丝神秘的微笑,将白瑞德复杂的心理流程表现得丰富含蓄、余味无穷。赋于人物性格以独特的思想内涵。正是由于费雯·丽与盖博在片中的杰出表演,人们赞美他们是“一对活脱脱的欢喜冤家”。
影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从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中体现出人性的扭曲和个性的变异,从而揭示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郝思嘉本是一个娇生惯养,但却天真浪漫、热情奔放、充满青春活力的纯真少女。但由于战争所至的残酷的生活现实,粉碎了她对生活的梦想,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由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庄园主的娇小姐,变成由她来养活全家的一家之主;她由一个在医院里都害怕面对伤病员血肉模糊躯体的弱女子,变成了能大胆地独自为梅兰妮接生,到开枪打死抢劫的逃犯——正如她说的:“我连人都杀过了,还有什么对付不了的事?”“只要能使一家人免除饥饿,我可以去撒谎、去偷盗、去杀人!”
为了生存和金钱,她真的变得不顾一切了:为了交三百元税金,她精心打扮自己,去骗取白瑞德的欢欣与同情;当骗局被白瑞德识破后,她又去骗她妹妹的未婚夫,一个她根本不爱的法兰克与自己结婚;当法兰克死后,她马上又和白瑞德结了婚,当白瑞德问她:“你是为了我的钱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半是!”她曾对卫希礼说:“希礼,你忘了那些没有钱的日子了吗?我越来越发现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了!”
上述一切不难看出:是战争改变了郝思嘉的命运与生存环境。她在同恶劣环境斗争与挣扎的过程中,虽然锻炼了她坚强的性格,却失去了她原本纯洁的心灵,而变得自私与贪婪、变态与疯狂,从而深刻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战争环境的冲突中,人性的扭曲和个性变异的过程:越是追求财富,就越会变得冷酷无情!
至此,思嘉的悲剧命运已经铸成——梅兰妮的死、卫希礼的绝望、白瑞德的离去——女主人公不论是爱情的梦还是拯救家园的梦,都已彻底破灭了!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主要来自社会根源:奴隶制的毁灭和黑奴的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当然,用现代的观点来审视,国家的统一和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与种族矛盾不一定非要诉诸武力。因此与其说是郝思嘉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国家与时代的悲剧!
另外,影片在色彩、景别、表现蒙太奇(对比、隐喻、象征等)的运用及画面构图、画面剪辑上都十分讲究,使整部影片在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和谐统一、浑然一体,不愧为一部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