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下》是一部非传统戏剧性结构的影片。在叙事中,它尽量回避戏剧性矛盾冲突。而是将一些没有因果联系的、看似偶然的日常生活琐事,按主人公的生活流程顺时序地组接起来,以表现主人公不稳定的情绪状态。这就是特吕弗等新浪潮导演们追求的“生活流”结构手法。
影片正是通过小主人公安托万在学校、家庭、社会所经历的一些生活琐事,来展示他的心理演变过程的。影片一开始,通过安托万和同学们传看女演员的泳装照和写讽刺诗等事件,法文老师以其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他进行处罚,暴露出学校教育制度和老师教育方法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因此,安托万和雷内只有以逃课和撒谎相对抗。回到家中,家长不仅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反而殴打孩子。因此逼迫孩子离家出走,或者偷钱出去看电影、玩游戏,以寻求自我解脱。正是由于学校和家庭的粗暴蛮横的教育方法和冷酷无爱的生存环境,使安托万在离家出走后产生了孤独、苦闷、彷徨的心理状态。当还不具有独立谋生能力的他处于无钱生存的困境时,别无选择只有偷窃。而当安托万主动将原物归还时,做父母的居然不能谅解孩子,进一步将孩子推向犯罪的道路。当母亲到少管所探视儿子时,不仅不反省做父母的严重失职,反而将一切责任推给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并无情地宣告今后再也不管他了。绝望中的安托万最终选择了逃狱。
影片是以安托万的视角来看这个混乱的成人世界的。父母和老师的冷漠、粗暴与蛮横似乎代表了一种正统秩序的维护者,然而在他们这种“正统”下面掩盖着极度的虚伪、自私与丑陋(安托万的母亲在外面偷情就是有力的明证)。他们的真相一旦被孩子识破,其道貌岸然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就不复存在。因此孩子就会对来自这种虚伪自私的成人世界的压制与专横采取直接的反抗方式,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影片通过对安托万一个未成年孩子悲剧经历的展示,不仅揭示了冷酷无情濒临破碎的家庭给孩子心灵造成的巨大摧残;也深刻批判了简单粗暴、僵化教条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心灵的扭曲与逆反,以致走上犯罪的严重恶果。从而折射出编导强烈地社会批判意识。因此,可以说,安托万的悲剧是当时法国社会的悲剧。
受巴赞纪实美学的直接影响,特吕弗在影片中大量运用了长镜头,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效果,细腻展示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也进一步深化了影片的内涵。下面仅举几例。其一,安托万出走后,清晨从印刷厂出来,穿过一家又一家的食品店,身无分文的他饥肠辘辘。这时他突然发现一个送牛奶的工人正往一家门前放牛奶,他连忙躲到阴影处,等工人走后,他慌忙走过去将牛奶箱子提起来又放下,看四周无人,才又走过来取走一瓶,急步走到一拐角处开瓶喝了起来,然后又边走边喝,喝完将瓶子扔进了地下水道。这个长镜头将安托万离家后的孤苦、饥饿、偷牛奶时的恐惧、慌乱等心理显露无遗,深刻揭示了人世的冷漠、社会的无情。其二,安托万出走后,迫于生计,在雷内的支持下,他到爸爸的办公室去偷打字机,两人抱着打字机在街上跑步行走,在僻静处与中介人交谈、等待,要回打字机、送回打字机,结果被值班员抓获。这个长镜头将安托万偷窃时的无奈与惊慌,交易时的计较和精明,还打字机时的坦诚和忧伤的心态细腻地展示出来了。揭示出安托万的被迫无奈与本质上的良心未泯。其三,安托万与其他犯人乘囚车去少管所路上的一个长镜头,将安托万的沮丧、苦闷、失望的心情与街头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夜市街景形成鲜明对比,充分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主人公不平的心境。其四,是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即影片结尾时最为感人的安托万逃狱的那个长镜头。从他逃跑出球场开始,摄影机就一直跟着他拍:他钻出少管所的围墙后,一直不停地向前跑,他跑过树林、田野、小屋、陡坡、海滩,一直跑进海水翻滚的浪花里。然后,他突然回过头来面向观众,画面定格。安托万拼命奔跑的这个长长的镜头,充分表明了他的逃狱是为了寻求解脱和自由,离少管所越远越好,离令人压抑、冷酷无情的成人世界越远越好,所以他跑向了大海。然而,当海浪冲击着他的躯体时,生的本能又使他回头向岸边走了几步,但他又犹豫地站住了。因为当他面对曾给他带来悲剧命运的现实社会时,他又感到无奈,感到茫然。但从最终定格时他那种很坦然、自信的望着岸边的面部表情来看,相信他会以一个男子汉的自信选择自立自强,尽管人生的路艰辛而漫长……#p#分页标题#e#
影片的又一艺术特色,就是在影片的样式上,既不同于好莱坞的类型片,也有别于法国传统的优质影片,而是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混合格调推向了极至,即以新浪潮纪实风格为主调,融抒情、悲剧和喜剧因素于一体,从而形成特吕弗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特吕弗看来,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本来就是常有的事,这部按“生活流”结构的影片就应该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表现,这样才显得更为真实。因此,影片中,安托万既有上课时传递泳装照嘻戏的快感,又有被老师处罚的难堪;既有逃课时和雷内一起看电影玩游戏的欢乐,又有挨父亲打后的痛苦;既有偷牛奶前的饥饿与恐惧,又有喝牛奶后的满足与快感;既有逃出少管所后重获自由的喜悦,又有身临大海时的犹豫与悲伤等,导演正是将这些悲与喜、纪实与抒情等各种不同情绪的场景相互交织,传达出导演对少年人生的深刻体验与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