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形象的组织具有即时、本能的反应。当一个人看完一系列的影视画面而没有评论时,他在领会每幅画面所需的充足时间之后,转移到一个新的形象上去。有的画面所需时间比其他的长。对一个影视观众而言,除非镜头达到不寻常的长度,每一个观众必须掌握怎样对付影视作品里的每一个新镜头的方法。不同于对照片或绘画的反应,他们可以被悠闲地仔细地研究,而看影视画面的人却注定在不停地向前运动中及时读解其含义。
就像坐在行驶的车里看海报一样:倘若文字和形象在给定的时间内未被消化,那么听其所载之文字就过去而未被理解,也就是说。但是,倘若汽车是在交通拥挤时缓缓慢行,你就有可能领会它而且变得刻薄甚至拒绝这一海报。
每一镜头在银幕上持续的时间有一个最佳限度,着取决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复杂程度,以及其意义的可理解性,也就是说,观众必须要花多少努力才能领会镜头的作者的含义。镜头持续时间还会受到一个无形的第三因素的影响,那就是期盼。因为观众要么会快速地读解每一新形象,要么慢慢地读解,这取决于影视画面给予每个人多少时间去处理眼前的镜头。
这个规则,其中含有一个镜头的持续时间由内容、形式、意义及期待所决定,被称为视觉节奏。这会对剪辑率和摄影机运动速度产生影响。
用于研究影视画面构图关系和视觉节奏的理想电影就是俄罗斯人谢尔盖爱森斯坦的经典作品,如《战舰波将金号》、《墨西哥万岁》、《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及《伊凡雷帝》。他的剧院设计出身使他明了音乐和视觉设计对观众的影响。他的素描展示出他对每个镜头里细至服装的每一件事实多么地仔细。具有强烈的设计感的更近的作品有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桔子》或大卫林奇的《蓝丝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