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由地方戏而全国化的进程,是依托现代传媒完成的。上个世纪50年代,黄梅戏通过剧种的旗帜性人物严凤英走了一条“戏托人”的全国化道路,当时的黄梅戏,是各个都同样在走全国化进程的地方戏中走得最快、影响范围也最广的一个地方戏剧种。这其中,黄梅戏音乐的改革、作为民间传说而家喻户晓的《天仙配》故事、严凤英的艺术成就等多方面都是其能全国化的原因。不过一个更不能忽略的原因是《天仙配》、《女驸马》等所依托的戏曲电影的传播方式。如果说那是黄梅戏第一次依托一种传媒的力量走向全国的话,那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黄梅戏又第二次依托传媒力量由地方而全国化,这一次依托的媒体不是电影,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走进普通百姓之家的电视,它的表现形式就是黄梅戏电视剧。
黄梅戏依托媒体而完成的两次全国化进程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颇值得持续关注的文化现象。也许“依托”这个词多少有些偏重传媒作用的含义,实际上也是电视传媒利用戏曲这种艺术样式来拓展自己的发展渠道,显然这是一个双向适应的过程。黄梅戏电视剧连续多年得到中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在相当长的时间段以内几乎成了全国人民了解和观看黄梅戏的主要渠道。这些电视剧作品数量众多,影响力巨大,形成了以黄梅戏电视剧为龙头的“电视戏曲”的文化现象和广泛的争论。
这种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至少能够说明:黄梅戏比较其他的剧种更具有与现代传媒的亲和力。当然,这并不等于压缩黄梅戏这个剧种在舞台上的艺术成就。黄梅戏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舞台演出还是电视戏曲的形式,都凝结了太多的实践探索和艺术追求,重新论述黄梅戏电视剧的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有利于我们更清醒地对黄梅戏以及她的剧种发展形成更为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