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叙述者小帆的视角,引出了小毕自童年、少年、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遭遇。她是小毕成长过程的旁观者,也是自身成长过程的亲历者;她旁观着小毕的成长,也经历着自己的成长。故事里的小毕原本是私生子,她的母亲是个未婚女子,因与一已婚男人相恋,生下了他。为了维持母子俩的生计,她带着儿子嫁给了比自己年长许多的老毕。从此,这孩子就随养父姓毕。这样的情节不由得让我们了解到小毕顽劣背后最为生动的一面,他的家庭环境复杂,养父毕大顺虽然对小毕视同己出,教他写字、学习,准备培养他进大学。可是小毕却摆明不吃这一套,对新家庭与新环境的拒绝,是他自我封闭与玩世不恭的根源,也许,是旁人异样的眼光与背地里的歧视造就了他反叛的个性,他表现出的一切,都象是对这个被强加给自己的父权示威,但他稚嫩的个性外表下,却无法去填补母亲的伤痛,面对日渐沉默寡言的丈夫,以及接连捅马蜂窝的儿子,她始终怀着自卑歉咎的心情。最后,为了能使小毕回心转意,居然想到了自杀……那是一天,小毕偷钱为人治病,毕大顺未问情由便施以责罚,小毕反唇相讥,结果大顺气极之下,声言要赶走他们母子俩。心理脆弱的小毕妈妈为洗刷儿子无知的罪过居然自杀身亡。在经历一番死别与生离之后,小毕也好象在母亲的死讯中,一夜之间长大了。这种成长所需支付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毕竟他失去了最疼最爱他的妈妈,但是他也在这些惨痛的经历中获得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坚强,那种勇于直面今后生活道路的果敢和坚强。后来,小毕拒绝毕大顺供养他升大学的苦心,而进了军校。在阳光灿烂的一天,小毕身着戎装重回母校与同学相聚,而故事的叙述者小帆,则与他在聚会上重逢,淡淡地相视一笑,随即就以成年人的理性与浪漫,在浅浅勾勒的新画面上开始了另一个关于生活的主题,但结尾的那一瞬,两个人却在人们的祈望与憧憬中各奔西东,仍旧把画面定格为回忆。
这是台湾新电影的奠基作品。陈坤厚与侯孝贤这对事业搭档,继《在那河畔青草青》再度联袂合作,将成长的主题带入了这部清新而不失古惑的故事中。影片以自然叙事的技巧中彰显出一份温馨淡雅的气氛,每个角色几乎都演得十分贴切而投入,童角戏的掌握更是本色淳朴。故事的结尾更是跳脱了以往台湾电影大喜大悲的惯有创作公式,让两人一笑而过,留下个开放式的空间将观众带到无限的回忆与遐想之中,韵味十足,令全片在人们的唏嘘与感慨中以成长的代价作为话语的终结,而最终表现出的意境,却是平而不凡,哀而不伤,让人为之神往。 本片于1983年获第二十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同年获西班牙希洪影展最佳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