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是一部带有浓厚的反战色彩的影片。它的原著小说作者雷马克曾经参加过一战,并在西线战斗中负过伤。后来,他根据自己亲身的经历与战争体验写成了这部同名小说。在小说中,不仅再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怖,还重点揭露与谴责了战争对年轻生命的摧残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该片导演迈尔斯通也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小说作者有着相似的战争经历与体验。因而他运用电影语言和当时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成功地讲述了这个关于西线战场的故事。
迈尔斯通在讲述这个战争故事的时候,他回避了那些直面的血淋淋的恐怖镜头,而重点写人,写以保罗为首的一群中学生“娃娃兵”在入伍前后的思想变化和心理感受过程。
影片的开头有这样一组镜头:画面的前景是保罗和他的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一位老教师康特莱克带煽动性的、措词激烈的讲话;画面的后景是通过教室的门窗看到街上一队队新兵正在开赴前线,街两旁是送行的和围观的人群。这组画面不仅营造出了浓烈的战争环境氛围,而是更直接地告诉观众,在德国,全体民众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的漩涡(连未成年的中学生也不能幸免);也正是在这种浓烈的战争气氛中,幼稚无知的保罗他们被激发得在教室里唱歌游行,把书本撕得粉碎抛向空中——“当兵打仗立功、为家人和祖国争光”成了他们最现实的理想。在这里,把青年学生的热情、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保罗他们狂热的梦想,很快就被严酷的战争现实撕得粉碎。在新兵训练中,严格得近乎残忍的教官海默·史托斯,让保罗他们这些从未吃过苦的中学生每天在泥水里摸爬滚打,接受十多个小时的高强度军事训练,让尚不理解的保罗他们对这位教官恨之入骨;在开赴前线后更为残酷的战争生活中,保罗他们不仅要忍饥挨饿、露宿战壕,还要忍受大炮和飞机的轰炸,甚至与敌军的拚杀等,特别是当保罗看到他的同学、战友一个个年轻的生命被战争恶魔吞噬的时候,保罗的心灵深处经历了一个对战争由狂热——怀疑——惶惑——失望——绝望的心路历程。片中通过保罗的视点看到的那些悲惨场面(他的同学吉姆、凯姆利希、穆勒和老班长卡钦斯基的牺牲场面、在肉搏中保罗杀死法国士兵的场面等)和保罗的那些心理独白(特别是在医院当凯姆利希将要死去时保罗的无助与向上帝的祈祷;在他杀死一名法国士兵后心灵的内疚与忏悔;在回家探亲时,到学校去向学生的一番真情告白;在归队后与老班长重逢时对战争形势的一段对白等),非常细腻、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保罗的这一心理过程。从而深刻地揭示出这场战争对人民而言,无论谁胜谁负都是毫无意义的,它带给人民的只是一场深重的灾难。
影片在表现战争的残酷与恐怖给保罗等年轻士兵所带来的心灵创伤的同时,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热爱之情。一天傍晚,保罗他们刚从战场上撤回到临时住所,看见墙壁上贴着一张少女的画像,穆勒见了就要伸手去触摸那画中的少女,保罗阻止了他:别玷污了纯洁的灵魂,要摸,把身子洗干净了再来;当他们在一条小河中洗澡时,见到了河对岸几个法国姑娘,令他们兴奋不已,因为执勤哨兵的阻止不能过去。夜晚,保罗他们三人游过河去,给姑娘们带去了面包等食品,三位法国姑娘欣喜若狂,于是他们便双双拥吻在一起,陶醉在甜蜜的爱情之中——也许这是他们参战以来,在他们短暂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爱情的真情渴望!就是这样一群热爱生活、渴望爱情、珍视生命的青年人却被无辜地置于残酷的战争之中,这种生命意识的强烈对比,其深刻的隐含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该片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首先表现在对声音的运用上。有声片的诞生使声音为电影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接近现实的天地。迈尔斯通在片中,不仅能充分利用当时先进的升降摄影技术等,将战争环境与一些大的战斗场面拍摄得相当有动感、有气势,还能充分运用声音的优势,将飞机大炮的轰鸣声、炮弹的爆炸声、机枪步枪的射击声、战士们的怒吼声等音响效果巧妙地录制剪辑在一起,艺术逼真地再现了那些战争场面。应该说,在录音技术还不够先进的条件下,影片能达到如此效果,的确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充分体现了导演的创新意识。#p#分页标题#e#
另外,迈尔斯通在特写镜头的运用上也十分独到。如当凯姆利希在医院里临死前将他的一双长统靴通过保尔送给了穆勒。穆勒穿着这双皮靴在战场上奔跑冲杀——这时画面上出现了一双大皮靴的特写镜头:穿大皮靴的脚在奔跑——倒下——再一双穿大皮靴的脚在奔跑......这双大皮靴象接力棒似的传递了好几个人。这一组无声的特写镜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它不仅揭示了战争对年轻生命的残害,对纯真与美的摧残;还以重复叠加的影象来强化警醒人们深刻认识战争的悲剧!又如在影片的结尾,迈尔斯通精心地处理了一个“寓优美于朴素之中的”手的特写镜头——保罗的手正在费力地一点点地伸向无人地带那仅有的一只花蝴蝶——正在这时枪声响了——这只手颤抖了一下,然后手心向上缓缓地张开,再慢慢地垂落下去......这只手的特写传达给观众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给保罗的妹妹带回一只漂亮的蝴蝶标本,而更重要的是隐含着童心未泯的保罗(他本来就还是个孩子)对自由、和平、幸福生活的深切想往(在战争环境里“蝴蝶”是自由生命的化身);也表达了编导对战争罪恶的揭露与批判、对和平与自由的呼唤!从这一寓义深刻、被传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场面的处理,足以说明迈尔斯通的艺术匠心是值得世人称颂的!乔治·西德尼在谈到这一经典场面时说:“有些看来最容易拍,技术上最简单的场面恰恰是最令人难忘的。”
该片公映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反战色彩较浓,在德国曾引起舆论界的极为不满,纳粹分子还组织游行,以至该片在德国被禁映达二十年之久。然而,该片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不仅得到了世界各国影评家、电影艺术家的高度赞誉,而且还获得了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著名电影理论家、导演爱森斯坦曾称赞这部影片“是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