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薛继早和金铁木拍摄的记录片《园明园》采用时间拍摄顺序向观众讲述了从康熙帝到咸丰帝时代一个世界奇迹,圆明园的开始建造,扩建完工直至毁灭的全部过程,影片中穿插一个在中国生活半个世纪亲眼目睹并参与了圆明园的扩建过程的外国人郎也宁的话,更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
影片中导演主要在拍摄手法,拍摄角度,景别的拍摄和摄法上进行了艺术处理,才使圆明园的雄伟、美丽、壮观的特征真实地展现出来。
首先,影片在修辞手法上多采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在我看来,有三处对比的拍摄较好。第一,当康熙帝第一次在畅园春见到已经12岁的孙子弘历时并教他画画时毛笔尖的红色和背景牡丹的鲜红旺盛都暗示着清王朝的强盛,为圆明园日后的大规模扩建做了铺垫;第二,在帝国主义列强未侵占圆明园之前,全园的景色多是鲜丽的,也更好的表现了圆明园的一年四季如春的特征,而在列强到来的那一刻背景多以灰暗为主的,第三,在影片结尾处帝国主义枪炮的烟和正在吸食鸦片吐出的烟以及红色花瓣的飘落形成鲜明的对比,预示着清王朝的灭亡是必然的结果。
其次,影片中的拍摄角度多采用俯拍镜头,这更好地表现了圆明园的雄伟、壮观、规模巨大,生动形象地给观众展现了圆明园貌似“万”字和“田”的特征,使观众更加惊叹于圆明园的美丽与雄伟,如园子里有一座神仙岛,导演在此采用俯拍的角度来突显岛的美丽。当然,仰拍和平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圆明园里有一处山,其实并没有多高,但导演在这里采用仰拍的角度来突出山的高大,更好地解释了皇帝把它作为昆仑山的象征意义。而在片尾处,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园中肆意毁坏东西时采用的是平摄,更直接地向观众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与霸道,更加煽动了观众的愤怒之情。
再次,影片在景别的拍摄上也是十分有深意的。在拍摄园子的外貌时多采用大远景和远景,直接呈现出圆明园的外貌特征——宏伟壮观。而在拍摄人物时多采用中景和少量的特写。如在拍皇宫里的贵族们独特的找乐的方法时,一个太监的面都特写镜头和审判宫的面部特写,惹人发笑,又暗示着宫里的生活的乏味,要用独特的方法来找乐。
最后,导演上在摄法上也是别具一格的,全片多采用推拉摇的摄法,直接表现园子的神奇,正如王致诚第一次进圆明园里时对他的拍摄法就是摇镜头,使景物转动起来,正符合了王致诚那因惊叹园子独特的艺术构造和中国人民的智慧的赞叹的脸,从而衬托了奇迹般的圆明园的美丽辉煌。
现实中的圆明园虽然呈现的是一片废墟,但是影片《圆明园》却利用先进的三维技术复原出它的外貌,展示了中国两千多年人民的审美观念,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给观众美的享受,同时也暴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不愧是一部好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