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在巴黎过白夜(就是市政府举办的一个大家通宵逛博物馆和各种免费展览的活动),从夏佑宫走出来已经大半夜了,我大概心情很好就在马路上开始哼唱起来,结果后面的同学笑嘻嘻地说:” 你这样就好像在中国大街上看到有个外国人在唱义勇军进行曲哦... ...“。真是天晓得,我压根儿忘记了这是马赛曲的前奏,我想哼哼的只是那首 Beatles 的 All you need is love ... ... blah blah blah... ...
所以当电影里的Gabriel精神抖擞地吹起长号兴奋地问:“猜猜这是哪首曲子!”,我忍不住笑,我知道你老兄必定不是问法国国歌。
6,70年代的美国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性解放,嬉皮士,摇滚乐,大麻,反战,LSD,迷幻艺术,披头士,迪伦,伍德斯托克,吉米亨得里克斯... ...这些腐朽的玩意儿70末才诞生的我浑然不知,那年头的中国刚从文革中头破血流地醒过来,接下来则是改革开放,南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89年电视上广场血流成河,我却为毕业考试的成绩忧虑... ...96年在大学,有个男生借给我一盘打口磁带翻录的磁带,白色标签儿上手写的歌名。那是 the Beatles one。我在图书馆做四级模拟题可却用我的小破Walkman一遍又一遍地听Yesterday简直听得入了谜,保罗麦卡特尼变成了世界上最会唱歌的男人,怎么能这么好听,好听得让人痴痴呆呆忘记了考试和背单词,好听得想让人掉眼泪。
... ...慢慢地佩柏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里穿过了黄色潜水艇,迷墙后飞出了齐柏林飞艇,Alice in chains和the kinks抱团儿堕落... ...那时候没有网络,我根本分不清谁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家活过,除了打口碟中有个洞的小册子上四个人围一条围巾的看不清脸的小伙子和红色玻璃罐子中的苍蝇,我不知道他们都长什么样,过什么样生活,他们的歌儿听上去一点也不像80年代后的狂躁的金属音乐,而总是有种没心没肺的喜悦和天真,一点也不“摇滚”。
一直到我自己慢慢地长大,70年代美国的种种变成了记忆中一个奇异的点。嬉皮士的自由自在,五颜六色花的孩子,要做爱不要作战,听起来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显得过于幼稚的幻想,音乐能够改变世界,曾经几乎一度成为现实。
再后来,好像烟花放完落下火药和彩色的碎纸屑,这些孩子纷纷脱下彩色的斗篷穿上他们中产阶级的父母留下的西装回到银行,办公楼和工厂。剩下的一些至死不愿悔改的人流落到尼泊尔去,在喜马拉雅山下种大麻,看孟加拉虎穿梭在酒馆旁边,老成一个酗酒的废物。
Gabriel若不是得了脑瘤,又会过着怎样的人生?一场口角之后便甩门而出竟然20年不再同父母联系,放弃了大学,放弃了女友,一心一意地追求着他的音乐和他的终极理想,用音乐制止战争和一切不义。看看我们如今这个世界,他到底还是失败了不是吗?
看冥顽不灵的父亲为了重症失忆的儿子抛弃了大半辈子的成见,开始去听那些“吵”得要命的他认为是毒害了儿子的东西,好玩儿的是当他走进唱片店想要换一些儿子懂得的乐队唱片的时候,接待他的是一位朋克。时间如白驹过隙, Gabriel若有自己的孩子,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冲突,他是否也会觉得朋克和金属是一些 “吵” 得无法忍受的音乐,而儿子却再也听不进天空中戴着钻石的露西。
电影的前半部分我就知道最后父子一定会在音乐中取得谅解,但导演努力避免了刻意煽情,使得这片终究走上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父子两之间巨大的间隙借着时间,疾病,柔顺的母亲和音乐终于一点一滴被填平,不复存在的记忆如同一个温柔的空洞,容纳着所有的怨恨,憎恶和反目成仇。Gabriel是幸运的,甚至他的脑瘤看起来也是慈悲的,爱他的父亲和母亲仍然健在,为他手术,风雨无阻地照料他,就算是面对逆子,父母之心仍旧保留着一丝不忍和宽恕。
这样的父母不光有爱,还有着难以企及的智慧和勇气。父亲放下20年的隔阂想要去了解孩子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和他的价值观无比冲突,堕落邪恶,他仍然敞开心胸去接纳了他。这真让我感叹,美国文化无论如何是如此盛赞青春的文化,你总是能看到父母向孩子妥协,新一代摆脱桎楛获得人格和精神力量的成长,他们可能和父辈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却更强壮更有力量,在道德上更“对”。(或许into the wild是个例外)。#p#分页标题#e#
反观我们自己的影视剧,一切的年轻的叛逆,自由的思想和生命的力量统统被抹杀。你能看到的只有向权威致敬,利用父母亲情进行道德绑架(我真的我真是受够了各种令人作呕打亲情牌的广告。)“常回家看看” “父母心在儿女,儿女心在石头”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些口头禅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国家里变成一道又一道恐怖的符咒落在年轻的生命头上,更别提充满着不安全感的父母对子女的各种感情勒索和人格绑架。
从这个意义上说,All you need is not only love, 你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爱,还有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