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纪实片不是故事片,但它却承担着讲述故事的功能,它是在讲述一个个非虚构的真实而又动人的故事。DV纪实片的故事也有矛盾冲突,但又不像剧情片那样,为了故事好看而去构造冲突和设计悬念。DV纪实片的故事和情节是从真实的生活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它不是无序的乱流淌,它就像青橄榄那样,味道并不浓烈,甚至有点涩口,但却能让人回味。
DV纪实片的故事讲述方法较多,形式也非常自由,制作时不要有太多的约束,只要把故事“生动”、“真实”地讲述出来,就完成了任务。
把故事讲述得“生动”,是我们DV纪实片的作者所要努力追求的最高标准。而“真实”的讲述,又是我们DV纪实片的作者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至于怎么才能达到“生动”,这是一个考验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技艺水平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创作经验,有几个方法可以接近和达到“生动”。
第一个方法是“让真实的影像去述说故事”。我们要尽量利用素材中的原动力去讲故事,而不是使用人为的、主观的和外在的方法去讲故事。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拍摄很到位的话,使用这个方法来编辑是非常理想的。反过来说,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较好的拍摄技能,只有当我们拍摄到了优质的素材和较好内容时,我们就完全可以拥有更多更好的影像来组织一个完美的故事了。
由真实的影像描述出来的故事将是我们DV纪实片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类型的纪实片也具有真实的永恒性魅力,因为它不需要局外人的直接干预,而完全是通过对原始影像与声音的有效建构,就足以把我们的意愿表达出来。使用这种方法创作出的作品,其优点实际上是对观众认知上和情感上的尊重,有观众主动参与的自由空间,并可以通过感受真实而产生联想。但缺点是,在快节奏、人心浮躁的时代里,普通观众因缺乏平和的心态,加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很难对作品进行品味乃至于欣赏。
我们的作品《美丽兰州》、《西北绿洲》、《南岳行》《祖迹是益阳》、《故乡留情》等均采用了这种方法。以上的这些作品,我们完全是通过原始的影像素材,经过仔细的挑选,并按照真实的原则来编辑,没有使用一旬解说词,观众一样能看懂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第二个方法是使用“混合式的结构去讲述故事”。混合式结构是使用主观解说来作为引导,再与真实影像结合着进行一种叙述的方法。在我们的电视播出中,就经常见到这种方法。在使用“混合式的结构去讲述故事”时,在适当的时候会加入编导的主观说明,把观众引导到我们所需要告诉给他们的内容上去,并利用生活中的“真人秀”来交叉地对故事进行叙述。从形式上可以是夹叙夹议,也可以是客观性的介绍。这一方法给观众带来的方便是,看的时候比较省心,不需要去过多的思考。
“混合式的结构”这一方法还经常在一些涉及到历史背景、民俗文化、民间传说等纪实片中使用。因为这些内容比较复杂,有时无法靠几个画面就表述清楚。况且我们的许多历史和传说是没有真实影像的,加上了解说,观众很快就能看懂并获得准确的信息。所以,这时候的解说优势就得以发挥。
另外,有时为了缩短事件的发展过程,我们也会使用一两句解说,简明扼要地给观众作一些说明,主要目的是把更大的篇幅腾出来去叙述作品的其他重点。但这种方法的不足是,我们告诉什么,观众就听到什么。尤其我们的主观解说,容易产生图解式的痕迹。
我们拍摄的《第二个春天》、《快乐百竹园》、《欢乐西施园》等,都是使用了“混合式的结构”去讲述故事。
第三个方法是“以作者的自我感受去引导出故事”,这种方法在DV纪实片的创作中经常使用。它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在作品中融人我们的个人感受,这个感受也是我们对作品里的人物与事件的个人认知。但缺点是容易导致主观臆断和观众判断的干预。#p#分页标题#e#
由于DV纪实片是我们亲自去拍摄的,也是我们自己在电脑里编辑和制作出来的,我们对其中的人物和内容非常了解,也最有发言权。尤其是当我们自己又亲自解说作品时,我们的作品更是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以及个人的是非观和社会生活的价值观。
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DV创作时,我们往往按照个人的理解,把影像与我们的感觉、我们的体会、我们的结论等都全部结合进电影里。这种方法像写一篇游记,作一篇观后感,写一篇议论文,作一篇散文或一首诗。影像与作者和观众就此成为一个三角关系,观众在看到影像的同时,也听到了作者的声音,他们是在影像与作者之间一边收看一边判断,从而构成一种新的理解。
第四个方法是采用“渐进采访式的叙述故事”,这是一种以采访为模式来拍摄的DV纪实片。它的特点是通过采访者在画外与被采访者的不断交流,来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最后表达出真实的内容。
在使用“渐进采访”的方式时,采访者并没有进入画面,但却作为“缺席的在场者”始终存在着。采访者实际上是作为观众的替身,“代替”着他们进入到作品的环境之中,就像是观众在与我们的被访者交流那样的亲切和自然。作品中的人物也好像是在与观众面对面地说话,在向我们吐露他们的心声与烦恼。由于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被访对象也会不断地作出反应与回答。其间的真实言行,每一种反应和表现,都被我们的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来。这个记录一旦被我们加工与提炼之后,作品里的人物与事件就更为集中,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心动。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完成制作的DV纪实片,因它是以大量的人物自述来完成故事的叙述,缺点是缺乏更多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容易造成作品观赏性的降低。
第五个方法是“直接体验式的叙述故事”。这是一种两个作者制作时可以使用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的作者之一直接进入画面,把他或她的现场体验拍摄下来。这种方法与电视主持人进入画面和区别是,他不是站在某一个固定位置,像新闻报道似的做介绍。他进入这个环境的目的是一种“亲身的体验”,然后把这种“体验的结果”告诉给观众。反过来说,观众是从作者的实地体验中来感受和获得认知,是一种“重新的体验”。观众的这个“重新体验”完全建立在“虚拟”与“反射”之上。观众可以想象,但那也是一种自我假设,是观众在看到作者在现场体验时所作出反应的设想。即,假如我们在那里,我会怎么样?例如作者到温泉里泡了一会就说好极了,但不同的观众会做出不同想象。也许有人会说“人人都去泡,那池子的温泉干净吗?”也许又有人说“真不错,要是我去了,一定泡他一个通宵。”包括一些体验吃、喝、玩、乐等旅游类的纪实节目,因观众的不同,也会作出不同的反应。正是有了这种“重新的体验”效应,才使这类节目很有市场。使用这个方法拍摄时,故事是融在“体验过程”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