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不好看,罪因很多,首先要被拉出来数落的,还是影片的基础创作这一环。从第五代到第六代,从学院派到个体户,无一不是在这个门槛上扎堆摔跟头。大片象春晚一样,锣鼓家伙一哄而起,明星龙套的全盘端上,一人一段的凑在台子上吆喝个热闹喧天。小片象罪案记录节目一样,这一榔头那一杠子的堆砌散点,看得云山雾绕了就称之为玩意识。影片上映,骂声与沿街的吆喝声相互混杂着,看不懂的,怕人家说你没文化、没品位、没见识。看懂了的,又怕人家说你乔装艺术青年,捧着现代招牌跟着一帮古董扎堆装孙子。
无权去评论咱中国的电影教育如何如何滞后,反正走出电影学院的大门,事实上就等于是浪费了大半青春,仍旧要叼着理论说着空话对着一整张大白纸从零开始。从1978年开始,电影学院重新开始招生育人,将近二十年,咱却仍只能拿张大师、陈大师说事。《英雄》招人恨,《无极》(blog)惹人骂,归根结底还是老症状发作——故事太糟糕。如果非要开脱罪责,那只能说编剧糟糕,害得导演陪着窝囊了一回。但要非在这层面上较真,那导演拿着上亿的投资都无法选择一个好本子,那你说这算不算是其自身审美取向鉴赏能力就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