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的学生都怀着梦想进入电影圣殿,当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可以成为电影大师,而我们要做的,恰恰就是,始终树立培养电影精英和大师的意识,构筑中国电影的精英教育。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坚持“教艺术与教做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北京电影学院确立了“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电影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符合社会主义电影事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艺术人才”的科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本科培养方案。北京电影学院要养“一专多能”的电影创作专业人才,营造中国电影艺术教育的“鸟巢效应”;乜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保证一代人都有成才的可能性。
谈到“一专多能”,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电影学院是一个以培养电影创作专业人员为主、实践性很强的高等院校。因此,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以后,至少要精通自己所学专业的所有相关知识,保证录音系出来的毕业生一定是一位合格的录音师,美术系出来的一定是一位合格的美术设计师,摄影系出来的一定是一位合格的摄影师。但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学院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学科及专业交叉学习。作为“新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北京电影学院所构建的电影艺术教育体系,就是要营造出中国电影艺术教育的“鸟巢效应”。如同国家奥林匹克中心的“鸟巢”体育场一样,通过庞大的钢柱,通过受力传递,实现彼此支撑、相互作用、浑然一体的效果。电影学院内部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是如此。以导演系的建设为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正是学院摄影系、表演学院、美术系、录音系、管理系等其他院系的支撑才构筑了导演系今天的辉煌,而其他院系也是如此。这就是互相支撑,交叉影响的“鸟巢效应”。
与此相对应的,学院在课程整体设计上也体现了一种“大制作”的概念。尽管每个学生只是考入了某一个系,选定了某一个方向,但是学院在课程体系、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共同课的安排上都存在着交叉。学院会为学生提供各个系的专业课程选择,使其在选择学习、自主学习时实现真正的学科交叉、一专多能。每年,学院都会依托科学的学科设置,在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上充分利用专业环节齐备的师资、教学资源优势,抽调各系教学经验最丰富、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师,来为全院学生开设《视听语言》《剧作基础》《画面造型》等大量共同课。以前,只有导演专业的学生才能当导演,而现在,文学、美术、摄影、录音、表演、动画、制片管理、电影理论等各种专业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共同课程,学习到专业知识,加入到导演创作的队列中来。非本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担任其专业的角色,从而拓展了学生发展和创作、创新的途径。此外,北京电影学院坚持每周对学生放映两部国产影片和两部外国影的教学观摩。本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平均每年要观看电影160-180部,四年中总计大约会看650-800部。如果加上专业课、创作课程及自己学习观看的录像带、DVD。 VCD形式的电影,数量会更多。而且,学院还坚持不定期举办世各国着名电影导演的作品放映活动,并邀请着名电影导演和电影专家到到学院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张艺谋、陈凯歌、李安、冯小刚、波兰斯基等电影名家都曾携其佳作走进北京电影学院,与学生进行电影创作交流,使我们的学生大有收获。
多年来,北京电影学院已经通过上述多种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较具有代表性的如,78级的张艺谋,毕业于摄影系,却从事了导演工作,并享誉国际影坛;学表演的徐静蕾,也从事了导演工作;贾樟柯是文学系学生,现在也成为了着名导演。这说明,我们以本专业为主体,涉猎其他专业的学生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可取的、非常成功的。当“鸟巢”体育场底座矗立的几根庞大钢柱,通过受力传递实现彼此支撑、相互作用,从而使几十万吨的钢架悬空而立,我们的电影学院也在各个专业相互支撑、彼此传递力量的基础上,共同构筑起了中国电影艺术教育的巨大“鸟巢”。
再谈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全国唯一可以独立完成故事片和动画片创作的学校,全院师生在电影电视艺术创作中积极实践、不断创新,也取得了大量成果。我院的学生人均教学科研设备价值近10万元,所有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视听教学系统。通过组织毕业联合作业的拍摄,学生们每年都会完成多部风格各异的35杜比数字立体声故事短片,并进入市场,为中国电影市场首创了短故事片类型。近年来,我们还增加了高清数字长故事片、高清纪录片、高清数字实验片的创作实践和数字动画转换胶片的创作实践。可以说,电影学院融合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采取特色型的创作实践教学方式,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创作实践,参加科研、艺术、创新活动,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p#分页标题#e#
2016年是北京电影学院建院60周年,据统计,60年来,中国国产电影的产量近8000部,其中90%以上由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参与和创作。有人说,北京电影学院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但我们更要强调北京电影学院是新中国电影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我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北京电影学院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它作为全国唯一国有的、独立的、公办的电影专业院校,其招生仍然是遵循着精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具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向。我们要培养的是电影专业的从业人员,是职业的电影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中国电影产业的实际发展,针对国家电影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量来制定培养计划。如近几年,更加强调电影剧本的策划和创意、院线经纪人的培养、制片和发行人才的培养、数字技术和特效人才的培养。我们将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依托产业人才需求设定招生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