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教师要能“慧眼识英才”
艺术院校的专业招生考试工作,实际上就是艺术专业人才最初的选拔工作。这项工作是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艺术院校专业招生考试的质量取决于四个因素:
一、生源质量;
二、教师水准;
三、人才选拔标准;
四、专业招生考试原则、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
近年来,每逢招生,我们多去北京大学附中、北京四中等学校,希望通过走访宣传让更多的中学和更多的中学生能够了解北京电影学院,了解电影学院的各个专业,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专业报考,在扩大生源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此外,就选才的科学性而言,现在的考生不像第五代那样在入学前就有非常丰富的生活阅历,也不像第六代那样在入学前就有对电影比较深入的个人研究和兴趣。所以教师很难从这些考生身上明显地发现从事艺术和电影专业的苗子所应有的素质或闪光点,在进入高年级阶段这些学生的专业素质才得以彰显。如何在招生考试阶段准确地判断和发现考生身上的艺术素质,对负责专业招生考试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一要慧眼识英才。
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能透过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种种表现,准确地判断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电影专业的潜质。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负责专业招生考试的教师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需要他们有丰富的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的阅历与经验。当然,教师的个人眼光与专业的招生规范化和科学性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教师在专业招生考试中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发现和判断靠的是直觉,不是概念,而这个直觉是有科学依据和科学规律的。专业招生考试的科学性,不只是考试标准、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的科学性,也包括教师眼光的科学性,包括构成教师眼光的背后的那些因素性科学性的梳理与分析。我们所说的负责专业招生考试的教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在专业人才选拔时的这种眼光的敏锐与准确性。
我们各专业的考试都设有初试、复试、三试,有笔试也有口试。所有这些考试考察的都是学生的素质,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从事电影专业所必须的那些最基本的素质。其中,包括针对学生的一般文化或艺术基础的常识性考试;针对专业技能和专业技巧掌握程度的考试;针对构思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考试;以及老师对本专业需求和学生潜在素质的考察。在考试科目的设置上,学院科学地划分了这四项考试内容,并针对每一个专项考察设立明确目标和方式。与知识和能力相比, “素质”是难以量化比较的,只有通过明确考试标准、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才能更为准确、科学地选拔人才。
多年来,我们发现在创作、制作专业内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不开的。更准确地说,我们在本科阶段的创作、制作专业中的理论教学更多是电影专业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和正确的电影观念。但是电影观念的塑造不是单独一门课所能达成的,它是包含、渗透在整个电影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没有先进的、科学的电影观念指导的实践教学是不成体系的。因此,北京电影学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并没有把理论教学排除在实践教学之外,而是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招生中不仅要重视考生的实践能力,也要重视考生的理论素养。因为任何实践活动,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引,就不可能在高层次上获得成功。回顾北京电影学院培养出来的第四代、第五代和更年轻一代的电影专业人才,他们在电影创作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否只因为他们有很强的电影实践能力?显然不是。甚至可以说,在创作第一批有影响的成功作品时,他们的电影实践经验和能力还远不如制片厂那些学徒出身的专业人员。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在学院获得了比制片厂的传统创作模式更先进的艺术观念和电影语言,是先进的艺术观念和电影语言使他们的创作产生了突破,获得了成功。因此,学生的创作作业,不仅要有更好的专业技巧,还要有人文精神和艺术理论方面的激情和锐气,而对人文精神与艺术理念的探索恰恰是理论教学的核心。
在电影生产过程中,创作与制作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既需要艺术人才也需要技术人才,需要高端人才也同时需要中端和低端人才,为了适应电影产业对人才的多方面的需求,学院在不断地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在电影教学过程中,创作教学和制作教学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创作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在熟悉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想象能力;制作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在熟悉电影工艺基础上的拍摄技能和制作技巧。一个是艺术范畴、一个是技术范畴,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但电影学院在教学中能够做到将这两者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电影学院的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想象能力,并不全是来自个人天赋,这与学院开设培养其艺术构思和艺术想象能力的课程和教学有直接关联。#p#分页标题#e#
作为一所艺术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一直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作为一所电影专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一直坚持培养高水平的电影专业人才,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艺术和技术并重、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根据国家对电影产业发展和电影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科专业体系、课程教学体系要做出更科学的变革和调整;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也在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北京电影学院将在不断地完善和前进中培育学生成为中国电影未来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