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成立60周年了,我想可以把这60年分成前30年和后30年。我觉得78班跟今天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记录了那个年代,78班的经历构成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一代人求学、求知、渴望读书的历史。当时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很多新鲜、闻所未闻的东西,绘画、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门类扑面而来。我们都是大口吸吮,觉得时间远远不够用。很多人已经超越了电影专业本身,去接触哲学、社会科学。我想今天的学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去表达,一定不是在学校期间学了某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技巧,而是得渗干北京电影学院的通识教育,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我觉得这是我们北京电影学院教学最大的特点,它能让你打开眼界,有一个非常自由的学术气氛和空间,让这些从学院毕业出去的学生受益一生。
当时按照规定,学生毕业后要先当助理、做副美术,经过七八年的实践才会获得正式在剧组独立工作的机会,才能够成为主创。但我和我的同学王鸿海在大学三年级时就有机会参与电影《邻居》的创作,我们的名字也赫然出现在《邻居》的主创名单中,这部电影最后还得了金鸡奖。现在很多美术系的同学都在一线做导演,我想这跟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体系有很大关系,美术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方法,比如画素描的过程,培养的是大脑的辩证思维和实际的表现能力,整体、局部、大小、方圆、曲直、黑白、均衡、质感、空间,所有概念贯穿在画素描的过程中,这对今后不管从事什么类型的艺术创作,都会有很多收益。
现在来回眸30年前我们在朱辛庄的时候,一块白薯、一个馒头加一块酱豆腐几乎是每天的早餐,萝卜豆5分钱一份,节省下来的钱我们都会去买书。当时我们班12个同学分好工,这个月你买月票,下个月他买月票。大家从拷贝台拷贝完了轮廓、写字、做旧、铺上蜡,栩栩如生的月票就诞生了。不光美术系,导演系的学生也做,因为太穷了。其实一张公共汽车月票就几块钱,但是几块钱对于那个时候的学生来来讲是非常珍贵的。一个宿舍泡一包方便面,可能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说起来这是青春的回忆,同时也给每个人留下了苦涩。今天的物质环境早已跟过去不-样了,但是北京电影学院求知、求新、保持个性、勇于创新的品质,从我们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师、学院现在中流砥柱的教师、领导到更多青年老师一代一代的在薪火相传,我们要把这种求学精神、求知精神传给未来的电影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