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上映档期跟《夜宴》差不多同时(略后),但我对《圆明园》的期待并不在后者之下。在影厅里有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孩的,在我旁边的一位小朋友在开场前跟爸爸说着:“那些人把我们国家的东西抢走了还不还回来哦。”估计是在课本上已经读过这段历史了。
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几近完美的电脑技术,把几百年前的圆明园完整逼真得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在之前的任何一部记录片或电影里都找不到。我之前以为圆明园只是一个“园”,没想到片中提到全盛时期的圆明园有六百个足球场那么大,顿时张大了嘴巴,脑子里在不断想象把六百个足球场组合在一起将会是个多么壮阔的面积!更无从想象的是在这么大的空间里集合了中华民族最精致的建筑艺术。天马行空的想象、康乾盛世时期清帝国显赫的国力和中国人民无与伦比的建筑技艺成就了人与自然最和谐的典范,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的百科全书,那么圆明园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的博物馆。何况在乾隆时期,圆明园还大量加进了很多优秀的欧洲园林建筑,其世界地位不容置疑。以致于在当时欧洲人的脑子里,圆明园是一个无法企及的东方神话,恐怕他们连做梦也难窥其貌。
但是圆明园就毁在欧洲人的手中,这些强盗们用最赤裸裸的手段扫荡了这个神话,我在想象他们抢掉能放满六百个足球场那么大面积的珍宝的时候,是否有人累得疲软在地上无法行动?当然,他们并不是一次性地抢夺,而是一个分阶段、计划好的无耻掠夺。其中仅有的几个有良心的外国人的口述,也是平平,什么“这好象很没有道德”之类的,说得好轻松,跟二战后一个日本官员(忘了是哪位)对中国领导人说“对不起,我们发动战争对你们造成了麻烦”一样,这种反省让人啼笑皆非。对于雨果的那篇“着名的”文章,也只是一个身在和平欧洲的文人听到世界上发生了一起文化浩劫而痛心疾首的呼喊,对于这点,倒要提提我在校网论坛上看到的一条关于圆明园影评范文与电影结局影片分析:“雨果说得好听,要是他当时也在园明园,还不是一样这么干,禽兽!!”虽然这样的情绪有“恨乌及乌”之嫌,但我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未必不可能。在那么多的英法联军中,不可能所有人在自己国家时就是强盗或者行为不良,估计很多都是有学识、受过良好教育的,但到了一个王朝衰落的东方古都中,面对巨大的财富诱惑,没有一个人抵挡住了内心的兽性,何况还是指挥官亲自下令抢夺的。
但是,守园的太监宫女没有一个见势挟财逃跑,也没有一个中国平民趁乱加入了抢劫行列,到底是生性喜好掠夺、殖民的欧洲人啊。时至今日,圆明园的残留文物还在世界各地分布,它们再也回不到祖国了,更让人寒心的是这些文物被抢去后多数被集中随意放置在几处,强盗们并不知道怎样对待他们手中的精美战利品,而我们的文物学家,研究了一辈子也无法见到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瑰宝。我想,既然命中注定,还不如全部毁掉,一件不留,也比被那些野兽抢去的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影片的镜头在圆明园蓬岛瑶台前徘徊时,面对眼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景致,我在泪光中看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杰作,然而它已经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