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曾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一批现实主义大师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这些为20世纪的电影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范本,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要求,使得电影与其生存的社会现实、历史文化土壤紧密结合,也因此而形成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品格。
胡智锋对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方法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指的是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揭示隐藏在现实生活表象背后的本质的一种创作方法。在与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进行比较时,他论述到:“与自然主义相比,现实主义更关注揭示生活本质(而非仅仅展现生活表象);与浪漫主义相比,它更关注日常生活(而非传奇的生活);与古典主义相比,它更关注生动、感性的细节(而非抽象、理性的观念)”。
欧洲的现实主义电影:基本属于“批判现实主义”范畴。这与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传统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在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现实主义电影中,多的是对现实生活冷静的分析与批判,而分析与批判的标准常常是“人道主义”原则,即对世间不公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寄予极大的批判,对被压迫、被侮辱者的深深同情。
美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带有强烈的“情感扩张”色彩,或说属于“煽情主义”一类。也许美国社会相对比较平安,没有遭受过太多战争磨难的缘故,美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对于个体生命的情感、爱情、命运等最为关注,也许电影围绕人间之爱、男欢女爱选取素材,即使涉及到战争等严肃、重大的政治社会问题时,其落点也往往是“情与爱”,好莱坞的“煽情主义”弥漫在其几乎所有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中,如《魂断蓝桥》、《乱世佳人》等。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一方面受前苏联电影的影响,注重电影的政治性、宣传性作用;另一方面也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影响,注重影片的“煽情”效果。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现实民族危亡、阶级冲突等的直接刺激,批判、针砭现实的色彩很浓。而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最为独特的还是源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至上”的品质。从“忠孝主义”等传统伦理道德准则,演变为现代的“忠于国家民族”、讲究“气节”的现代伦理道德准则,并将这准则渗透在爱情、婚姻、家庭之中。所谓政治性、宣传性、教育性,所谓“煽情主义”,到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中,都要落在“伦理道德”的准则上,才可能发生作用。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典型地体现了这一品质特征。
现实主义显然是一种艺术的流派与风格,一般来说,现实主义的电影力图尽量不歪曲地复制现实表面,在拍摄客体和事件时,主创人员尽力再现出现实本身的丰富性。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尽力维护这样的错觉:他们影片中的世界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真实世界的客观镜像。
在美学风格上,现实主义电影往往追求深沉、质朴。日常生活、现实社会生活本身的生动的、真实的细节、情节,是体现这种美学风格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