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实再现”的功用,可以归纳为三点。
扩展纪录片的选题范围,丰富节目画面。原始影像资料的匮乏是“真实再现”手法存在的最大理由,这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中华文明之光》栏目中《孔子》和《老子》,如《千秋史话》栏目的《大同沧桑》,如《走遍中国》栏目的《吴越春秋》和《百年旅顺》,除图片资料和实景,就没有其他影像了。只有历史传说、文字记载和亲历者/知情者的回忆,“真实再现”在这里就是一种很好而且必要的表现手法。
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增强节目叙述张力。纪录片最大的局限就是事件和过程的转瞬即逝,当时创作者往往不在场,但这事件和过程却正是观众最想看的。这时同样需要“真实再现”,《纪录片之窗》栏目中的《与生命签约》就是成功例子。主人公身患血液重症,因过度劳累昏倒在桃树前,桃园里干活的伙计们在晃动的镜头中跑向倒下的主人公。 主人公找邻居借钱一段,主人公徘徊在邻居家门前……
营造艺术氛围和意境,增强节目感染力。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虚构,与故事片的虚构同样具有感染力。如匆忙的脚步、拥挤的人流、金秋的落叶、冬日的枯枝、飞翔的白鸽……纪录片《国球沧桑》讲到“文革”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员被下放农村时,编导用了这样一组镜头:长满蒿草的荒芜的农家院落,一间放置农机具的棚子,土屋旁的草丛中一个破乒乓球案子斜靠着,棚子中拉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
可见,资料的匮乏和不在场的遗憾,只是纪录片需求“真实再现”的一种原因,纪录片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追求是“真实再现”的另一种重要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