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追溯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源头,不得不先说说,在电影的发明期,就曾经开始产生的写实主义电影传统。大家都知道,1895年12月28日(后来被世界电影史学家们确定,这一天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制造的“活动电影机”,公开放映了自己摄制的《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拆墙》、《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2部短片。这些短片每部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那些如火车进站、工厂工人下班、给婴儿喂奶,以及街上车辆的来来往往的场景等,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真实场景。当观众们看到一幕幕人物景象逼真地再现在他们眼前时,感到十分惊奇和震憾!特别是当进站的火车呼啸而来时,许多观众被吓得大喊大叫,惊恐万分!可以说,卢米埃尔兄弟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当他们在实地拍摄这些场景时,就已经为电影艺术奠定了写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在有声电影问世以后,虽然,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技术主义电影传统,曾一度以压倒的优势居于世界电影发展的主导地位;但是在法国和美国写实主义电影仍在继续发展着。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好莱坞技术主义电影日趋衰落之日,便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和以法国巴赞等人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电影蓬勃发展之时。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个电影流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一种新形式。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使战后的意大利民主空气空前高涨,人们追求社会公正,反资产阶级倾向,人道主义,民主革命思想异常强烈。加之战争的摧残使意大利经济萧条,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处于极度困苦之中。因此,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反对战争中虚假、浮夸的法西斯电影,也不满于一味粉饰现实的好莱坞电影,呼吁电影要反映社会现实,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状况。这样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在战争期间,一批年轻的反法西斯电影工作者团结在《电影》杂志和“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周围,经常观看、研讨苏联及法国进步电影;有的还亲自参与拍摄过不少新闻纪录片。这又为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提供了艺术队伍。由此可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不仅仅是一次电影艺术形式的革新运动,而是政治上具有强烈的民主倾向的运动,甚至可以说,它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
因此,在苏联电影、纪录学派电影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下,1945年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拍出了第一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该片采用纪实手法,在罗马平民居住区实景拍摄,真实地再现了罗马意共党员领导抗德游击队,紧密团结教会人员和人民群众同德国法西斯英勇斗争的事迹。该片一上映不仅受到意大利人民群众的热情欢迎,也轰动了世界影坛。后来,素有新现实主义理论奠基人之称的西柴烈·柴伐梯尼发表了那篇被人们称为“新现实主义美学纲领”的文章――《对电影艺术的几点看法》。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五条原则:必须反映意大利社会现实、必须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必须采用实景(地)拍摄、体现纪实风格、一般不用或少用职业演员、影片结尾不给观众答案,让观众自己去想象人物的出路。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还我普通人!”在这种全新的电影理念指导下,1948年,由柴伐梯尼编剧、由另一位新现实主义的主将维多里奥·德·西卡导演了《偷自行车的人》一片。该片公映后,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誉为是最能体现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原则的典范。
以《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为宣言,以《偷自行车的人》为蓝本,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就象一股浪潮滚滚而来。首先是柴伐梯尼与德·西卡继续合作相继拍摄了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四部曲:反映儿童流离失所的《擦鞋童》(1946)、反映失业工人悲惨遭遇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反映无家可归的米兰穷人生活境况的《米兰的奇迹》(1951)和反映老年人孤独生活贫困的《温别尔托·D》(1952)。接着由朱塞佩·德·桑蒂斯导演和柴伐梯尼编剧合作了又一部新现实主义的典型力作《罗马11时》(反映失业女性在求职时的不幸遭遇)。影片播出后,不仅受到影评界的一致好评,更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欢迎。可是上映没几天,就被当局禁演,甚至连参加当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艺术节的资格也被剥夺。还有鲁西诺·维斯康蒂等人继《沉沦》以后又拍摄了《大地在波动》等十多部具有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p#分页标题#e#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起止时间历来众说纷纭。现综合各派的意见,大体分三个时期,历时14年。一是萌芽期(1942――1944),公认的新现实主义作品有: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勃拉塞蒂的《云中四步曲》(1942)、德·西卡的《孩子们在注视我们》(1943)等。二是繁荣期(1945――1950),公认的代表作品有: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游击队》(1946)、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擦鞋童》(1946)、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1948)等。三是衰落期(1951――1956),公认的代表作品有: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1952)、德·西卡的《米兰的奇迹》(1951)、《温别尔托·D》(1952)、《屋顶》(1956)等。
新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一个是政治上的反法西斯和社会批判意识,另一个是艺术上的纪实性美学风格。他们要么直面抗德斗争,要么把镜头对准社会的底层,揭露最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失业、偷盗、自杀等),反映普通人艰苦的生存境遇及其抗争。特别是采用纪实拍摄手法,不用摄影棚、不用职业演员,直接到现实生活中去实地拍摄,让人民的现实生活状况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发起的这场站在人性和人道主义的立场用电影真实的纪录社会底层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的电影运动,战后,为意大利电影的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折射出新现实主义时代的思想光芒。另外,他们创造的独特的纪实美学风格和叙事手法的新形式,赢得了世界性的成就,为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电影学博士克莉丝汀·汤普森这样评价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成果及对世界电影的巨大贡献:“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和叙事手法影响了一个国际性的现代主义电影潮流的形成。实景拍摄与后期配音,职业与非职业演员的混合演出,基于偶然事件,省略、开放性结局和微小生活细节的情节设置,以及情绪格调的极度混杂……所有这些手法策略,都影响深远,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长达四十余年的时间里由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继续发展。”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不足的是:他们对这场运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内部还存在很多矛盾和分歧,甚至对什么是“新现实主义”这个名词依然含义混乱,众说纷纭;另外,在艺术上片面地追求电影的纪录本性,忽视了电影的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因而,影响了对人物心理和社会本质更深刻的揭示。